文章推荐·阅读经典 2023年 第36期

发布时间:2023-12-18

《人才培养》 

1.新工科背景民办高校传统ICT类专业升级改造路径探索

2.生态学模式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消解路径分析——基于对广东16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新工科背景民办高校传统ICT类专业升级改造路径探索

 

摘要: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传统ICT类专业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新工科背景下面临极大挑战。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五融合”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实践路径框架,从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专业教师队伍与工程技术队伍融合、实践教学环境与工程场景融合、课程建设与产业技术融合及应用型学科建设与产业科技创新融合五方面,对专业升级改造实践路径进行解析。实践证明,该路径符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情况和专业升级改造需求,对同类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工科,产教融合,ICT类专业,民办高校

一、引言

“云、大、物、移、智”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了学科交叉汇聚,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增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为重要方向的新工科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1]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涵盖了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是二者结合和交融,计算机类专业与电子信息类专业都可纳入ICT范筹。虽然传统ICT类专业在本科专业中仍有一定优势,但其建设难以满足新工科建设学科的产业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是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紧密结合的要求;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未来新技术的创新、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新工科对传统ICT类专业,无论专业建设亦或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国内外高校结合新工科建设,对学校优势传统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苏世民计算学院,提出“计算机+”模式,该模式将计算和人工智能作为其他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MIT所有研究领域开设相关课程,同时其他学科知识反作用于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塑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1]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提出面向所有工科构建联合创新实践平台[2-4];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提出基于工程教育、产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5,6];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成都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提出基于企业项目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7,8]从已有范例分析,不同层级开展的新工科建设都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作为新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同时更应发挥企业在改革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供应侧和社会或产业需求侧各项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高素质各类创新人才。[9]对升级改造传统工科专业提出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具体要求。

本文以福州理工学院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为代表的传统ICT类专业为例,结合民办应用型高校“亲产业”天然优势,基于产教深度融合,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建设和应用型学科建设五方面分析传统ICT类专业升级改造路径,为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二、“五融合”传统ICT类专业升级改造路径

新工科建设以培养高质量工科人才为使命,相比传统工科人才培养,在理念、目标、组织、内容、方法和主体等要素上从科学范式转向工程范式[10],二者要素差异见表1。

因此,新工科建设需立足工程本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基于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新工科师生学习共同体,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增加工科人才的社会效能。

民办高校无论是在办学层次、学科门类还是在(纵向)科研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与综合性、研究性公办高校相比,缺乏竞争力,但存在体制机制灵活、市场敏感性强、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浓厚的潜在优势。[11]福州理工学院依托举办方ICT产业多年深耕、民办高校“亲产业”优势,按照新工科人才培养范式,探索基于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传统ICT类专业升级改造实践路径,构建了“五融合”的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路径(见图1)。

三、“五融合”ICT类专业升级改造实践

(一)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人才需求融合

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需平衡工程科学理论、学术创新训练和工程技术实践,将复杂工程能力作为创新、复合、应用、技术等不同类型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向,通过知识创新与应用塑造工程问题思维及分析解决、组织管理、领导规划、项目设计、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跨界合作、创新创业等关键能力,培养过程应兼顾工程职业行业的精神素养、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和价值伦理。

作为创办历史不长的应用型高校,福州理工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产教融合+工程教育”和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解决网络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传统ICT类专业升级改造中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对接这一首要问题。

1.确立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每个传统专业与至少3家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同时邀请区域知名企业高管成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在合作企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指导和支持下,各专业深入调研ICT产业发展现状,了解产业技术发展内容和动态,厘清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在通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和多维数据深度融合大趋势下,国家明确新基建围绕信息网络、5G速率提升及网络架构调整促使ICT融合加速,软件定义的网络、虚拟化网络功能、边缘计算走向商用,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ICT技术快速更迭,信息通信业呈现云网融合、智能化演进、软件定义等跨领域技术交融创新趋势。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梳理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向(见图2左表)。

从典型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出发,以新工科学生能力结构要求和素质要求为标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需求、融汇多学科专业相关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见图2右表)。

2.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按新工科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工程实践结合,课程实验与生产实践结合,构建面向行业企业的知识结构、能力导向、项目牵引及内容动态更新的课程体系,形成以“校企共建课程+企业方向课+校企合作实践课+行业技术实践课”为核心的基于工程项目实践的新工科课程体系(见图3)。

第1学期设置专业导论和认知实践,第一学年通识教育引入工程数学、工程物理、计算机思维、程序设计、电路基础等,树立学生专业观并打下工程教育基础。此外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外语、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劳动教育等必修课,在工程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12],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工程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社科、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方面教育。第2学期开始,将企业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全面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按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实践课等类型不同程度进行专业课程“工程化”改革。

(1)学科基础课作为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的桥梁,工程项目案例作为理论教学在工程实践的应用,有助于理解专业理论、训练创新思维,将工程意识、工程知识与专业基础、应用领域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工程能力进一步提升。(2)第5学期完成专业方向划分后,合作企业将产业发展前沿、产品或工程新技术与创新方法及产业新应用注入专业方向必修课,构建包括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智能制造、智能终端、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大数据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企业方向课”系列课程,学生在某专业方向深入学习的同时,拓宽知识领域、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工程视野。(3)第6学期设置“校企合作实践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展工程项目实战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并解决工程实践复杂问题的能力。(4)第7学期将学生送入企业,开设“行业技术实践课”,构建综合专业知识、生产实践、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和工程能力强化项目,培养学生在企业场景下协作解决综合性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完成“行业技术实践课”学习后,学生基本达到企业工程人才需求,在毕业实习阶段可直接进入企业项目组,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从实习工作中发掘毕业设计课题并开展研究,最终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教师队伍与企业工程师队伍融合

“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ICT类专业教师除应具备传统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外,还需新一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应用能力、具备丰富工程应用与开发经验。

为建设符合要求的新工科师资团队,福州理工学院基于产教融合形成“讲师+工程师+技术股东”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见图4)。高校教科研骨干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双师型团队,在引进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等领军人物带领下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培养教学科研拔尖人才,为企业培养产业专家,打造一支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团队中有能力推动产业发展、孵化新产业领域的核心优秀人才将成为企业的技术股东。

讲师(高校教师)利用学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兼任企业工程师累积工程经验。工程师(企业技术团队)利用技术优势反哺人才培养,把企业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带入课程教学、参与课程建设,兼任学校讲师从工程视角讲授专业知识。讲师和工程师中的核心优秀人才,通过技术股东机制使其成为创新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股东,充分调动其技术研发、教育教学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推动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又为企业补短板增后劲,将“渴求人才”共识化为“投资于人”行动,保证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教学环境与真实工程场景融合

不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是新工科人才培养,都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基于学校构建“三创产教融合科技园”产学研用平台,把研发、生产基地建在学校,通过行业企业研发平台、智能制造中试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生产软件、云平台、产品软硬件测试等真实企业工作环境联合建设专业实验室;同步将企业脱敏的真实项目、企业在职项目负责人、项目研发过程压力和真实产品引入学校,构建“五真”实践教学环境。在校期间,学生可提前到真实工作环境体验和锻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让工程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不对等问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标准有效融合(见图5)。

经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ICT类专业实验室拥有性能优良的软硬件设备,建成了强大的、真实行业企业应用的通信网络、车联网智能硬件、云计算教学科研平台,为实践教学、创新训练、学科竞赛、教师科研提供了强有力资源条件保障。

目前已建成的专业实验室中,通信网络技术实验室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涵盖无线网、传送网、IP承载网、核心网、网管支撑网等通信网络,包括光网络、数据通讯、移动通信综合等实验室,可开展4G/5G业务网络规划建设和下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网络安全联合创新实验室引进华为、新华三、深信服等国内主流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感知态势平台,在完成各类网络组网建设实践的同时,可实时监控网络事件并进行安全预警。车联网实验室重点开展车载电子产品工艺研究、生产和产品测试等,设有SMT表面贴装技术车间、模块测试车间、可靠性检测实验室等,涵盖智能终端、智能生产、软件与管理等智能制造各领域设备和资源。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则运用虚拟化技术开发ICT云实训平台,主要针对云计算、大数据、高级路由技术等课程。配置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实现云平台、云应用和管理功能,为相关数据采集、测试和应用平台提供云存储功能,同时也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生物计算等领域教学和科研提供算力。

(四)课程建设与产业新技术、新应用融合

“新工科”强调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紧密结合,将生产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引入课程教学内容,是“新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工程教育要求开展面向新工科的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可以筑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石。

2021年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了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任务,要求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建立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化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具有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先进制造创新优化系统,包含智能产品研发与设计制造、智能化生产过程和为制造过程提供智能服务三大功能子系统,智能制造与ICT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ICT综合应用场景。学院抓住这一契机,联合举办方和深度合作企业,将智能终端产品生产制造企业的先进生产线和研发条件引进校园,梳理ICT类专业与智能制造相适应的课程,将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与课程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融合,强化多专业门类的复合与学科间交叉融合。根据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将智能制造技术细化分解后形成针对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资源库(见图6):为学科基础课提供教学案例、为专业必修课开展项目式教学改革提供素材、跨专业知识开设专业选修课进行补充、为高年级实践教学提供复合多学科专业综合项目、为优秀学生提供科研和创新训练项目,共同探索“开放、融合、协同、适应”教育路径。

(五)应用型学科建设与产业科技创新融合

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发展强劲推力和专业建设有力支撑,其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教学科研平台、科研活动与交流、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践要素,与所支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团队、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实践要素密不可分[13];尤其是新工科建设的传统专业升级改造进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基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教学,离不开学科建设及其成果的支持。

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应用型学科在通信、网络、物联网、计算机方面,拥有产品研发或工程技术研制、软硬件设计和试验测试专业人才队伍及配套教科研条件,为ICT类专业升级改造提供强大学科后盾。两个学科研究方向见图7。

产教深度融合下,学科建设紧跟产业科技创新方向,通过紧密联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挑战,增强学科领域创新能力,获得适应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灵感,培养和锻炼教师等研究人员,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研发能力反作用于专业教学创新改革和专业方向科学研究实践,引领带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应用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成果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内容重构提供资源;教学条件,尤其是创新实践、综合实验室等高水平实践教学场所和实验设备的投入,为学科提供保障;对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巨大推进作用;对区域ICT产业企业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精准对接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新工科“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融合,构建“基于工程项目实践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引进产业领军人物和企业技术骨干,打造“讲师+工程师+技术股东”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三创产教融合科技园”,吸引企业将研发平台、生产设备、工程项目和人员注入学校教学条件建设,打造“五真”实践教学环境;细化分解产业新技术、新应用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建设涵盖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融合、工程应用、科研与创新训练的新工科课程;强化应用型学科建设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融合,以学科发展成果支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传统ICT专业新工科升级改造。实践证明,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普遍增强、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教学软硬件资源更加丰富多元、教师队伍能力明显提升,其中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均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五融合”传统专业升级改造路径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李婷,福州理工学院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张璜,福州理工学院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郑劲松,福州理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副教授。

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

 

 

生态学模式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消解路径分析——基于对广东16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摘要:高校辅导员因工作烦琐性和复杂性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基于生态学模式,从个体和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把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后发现:在个体因素层面,辅导员职业倦怠受到个人身心状况、知识技能储备、遇事应对表现、挫折容忍力和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在环境系统因素层面,辅导员职业倦怠受到辅导员办公室、学院层面、学校层面、高等教育层面和国家社会层面的影响。辅导员个人可以从以下方面应对职业倦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加强自我心理调适,促进角色平衡;提升职业技能,突破“能力恐慌”;提高职业认同感,形成良性循环。民办高校可从以下方面应对辅导员职业倦怠:打造多维度辅导员生存环境育人体系,加强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统筹并优化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多维度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改革,借助新媒体力量提升辅导员公信力。

关键词:生态学模式,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改善策略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现实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生活中缺少动力,缺乏幸福感,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之一。辅导员的工作倦怠将直接降低辅导员工作效率,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1]为改善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应建立一支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德才兼备的辅导员队伍,提升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及社会影响力。本研究基于生态学模式,分析影响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和环境系统因素,并提出改善策略。

一、调查对象

调查研究选取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软件学院、广州华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商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等16所民办高校,涵盖民办本科学校、独立学院、民办专科等不同层次高校,样本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代表性。调查采用问卷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向各校专职辅导员发放问卷275份,并与样本中20名辅导员开展访谈,回收有效问卷266份,问卷回收率为96.73%。

如表1所示,性别分布上,男辅导员93人,女辅导员173人;学历分布上,本科学历19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76人;职称分布上,无职称105人,助教119人,讲师40人,副教授2人。当前广东民办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群体中,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学历层次中本科比例超过七成,研究生学历不到三成,说明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对研究生的吸引力不足;当前辅导员队伍呈现出明显的低职称化特点,初级及以下职称的人数达到了224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仅有2人。

此外,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的特点明显。如表2所示,30岁以下的人数达到229人,占总人数的86.09%,超过30岁的辅导员为37人。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不足1年的占总人数的28.57%,1—4年的为48.50%,5—8年的为19.92%,超过8年的只占总人数的3.01%。以上数据侧面反映出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稳定性较差,流动性较高,同时,工作年限不足1年的比例还受到近年来广东部分民办高校人数扩招所带来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学模式强调有机体和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生态学模式视角解释职业倦怠现象,该模式认为任何因素都不是造成职业倦怠的唯一因素,需要从个体和环境间的交互作用这一动态视角进行把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一种生态学上的功能失常现象,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系统因素两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

1.个人身心状况

本次问卷调查了当前广东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身心状况及其对工作的影响。结果显示,34.59%的辅导员表示当前身心基本健康,不影响正常工作;41.73%的辅导员表示身体并无大碍,但心态方面不稳定,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日常工作还能勉强支持;17.29%的辅导员当前身心不佳,只能完成基础性工作;剩余6.39%的辅导员感到身心疲惫,临近崩溃边缘。让辅导员对身心状况进行归因,76.32%的辅导员认为目前身心状况良好是因为年轻,工作本身的压力较大,因工作而心理受到较大影响的辅导员比例高达65.41%。

2.知识技能储备

被问及“现有知识和技能储备能否让你胜任辅导员岗位”时,27.07%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足够丰富,从事辅导员可以做到游刃有余;61.65%的辅导员认为现有的知识技能储备基本能够帮助自己完成日常工作,还需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剩余11.28%的辅导员认为自身水平不足,胜任不了这一岗位,急需提升综合能力。

3.遇事应对表现

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应对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24.43%的辅导员在日常事务处理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40.23%的辅导员以平常心对待,剩余35.34%的辅导员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容易烦躁。在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时,辅导员整体表现偏弱,调查显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稳住自己的心态和学生的情绪,且有清晰解决思路”的仅有28人,占总人数的10.53%。“能稳住自己的心态,但没把握稳住学生的情绪,大概知道如何处理”的占总人数的46.24%,而“无法稳住自己的心态和学生的情绪,也无法正常应对突发事件”的占总人数的25.19%,剩余辅导员则表示“说不清楚”。

4.挫折容忍力

挫折容忍力指的是个体在遭受挫折时免于心理或行为失常的能力。在工作中面临压力时,39.10%的辅导员能勇敢面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做出快速调整;37.59%的辅导员在困难面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但是需要较长时间;16.92%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在困境面前很难调整心态,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剩余6.39%的辅导员直接选择了逃避困难。

5.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是自我同一性在职业领域的重要体现,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可以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本次调研中,37.22%的辅导员把辅导员看作自己热爱的事业,31.96%的辅导员将其视为一份不错的育人职业,23.68%的辅导员将其视为一份普通的职业,剩余7.14%的辅导员认为这是一份很困难的生计。整体而言,有近七成的辅导员认可辅导员工作,认为辅导员是一项事业、一门学问、一种享受。

(二)环境系统因素

生态学模式下,辅导员的环境系统主要指辅导员所处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具体包括以下五个系统。

1.辅导员办公室(微观系统)

这是与辅导员工作最直接关联的环境系统,具体指向办公室的客观办公环境,同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支持情况。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也关系到其工作积极性。当被问及“你和同事相处关系”时,45.11%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和同事相处融洽,30.45%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和同事相处还算融洽,18.8%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和同事相处一般,5.64%的辅导员感到和同事相处时感到对方不太友好。可以看出,大部分辅导员对办公室环境持满意态度,但仍有近四分之一的辅导员态度较为消极。

2.学院层面(小型系统)

这是与辅导员直接关联的环境系统,具体指向辅导员所处的二级学院,同直属院系领导的交流和互动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辅导员个人成长,也影响辅导员间的工作合力。当被问及“你所在的院系工作环境如何”时,45.11%的辅导员表示院系领导关心重视辅导员工作,49.25%的辅导员表示院系领导重工作轻人文,剩余5.64%的辅导员感到院系领导不重视。可以看出,辅导员看重学院的人文关怀,超过半数的辅导员认为院系人文关怀有所欠缺。因此,高校需要关注如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对辅导员的关怀,促进院内生态和谐发展。

3.学校层面(中间系统)

辅导员所在的学校是一个中间系统,校内各项激励政策,特别是和待遇提升相关的政策,不仅关系到辅导员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工作主动性。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重视辅导队伍吗”时,32.71%的辅导员表示学校很重视辅导员工作,并在不断提高各项待遇;45.10%的辅导员表示学校重视辅导员工作,待遇有提升但不够明显;18.05%的表示学校不太重视辅导员工作,待遇也不好;4.14%的辅导员表示学校很不重视,且待遇已经影响到辅导员的基本生存。基于以上分析,77.81%辅导员感受到了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但仍有22.19%的辅导员对当前待遇的满意度还较低。

4.高等教育层面(外环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制度文件陆续发布,对辅导员的权利、义务、发展和晋升路径予以规范。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不足:一是职责定位边界不清晰,半数以上辅导员表示工作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少,日常事务管理多,较少时间开展专业化研究;二是外部资源获取少,尽管主管部门开展了辅导员读博专项以及各类培训,但民办高校辅导员仍面临竞争激烈、数量有限、机会缺乏等问题,在职业发展受阻的前提下,加剧了职业倦怠。

5.国家社会层面(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包含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领域。辅导员担负着引领学生思想政治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使命,其工作事关人才强国战略的执行成效,理应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但在现实中,部分辅导员常有被各级行政部门或学生家长使唤的感觉,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缺乏深度认同进一步削弱了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此外,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化和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都在考验着辅导员的工作耐心。

三、消解路径

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广东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数量、在校生规模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良好,但生源质量离其他省份还有差距。不同高校之间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存在客观差异,辅导员在履行自身工作主要责任之外,还需完成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有时这些事务性工作甚至影响到辅导员主要责任的落实,诱发辅导员过早出现职业倦怠。为有效消解辅导员职业倦怠,基于生态学模式,从辅导员个体提升及其生存发展环境交互作用这一动态的视角探寻了以下有效路径。

(一)个体层面

1.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辅导员要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加强自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的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自身党史学习,不断增强党性,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从而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有效对抗职业倦怠。

2.加强自我心理调适,促进角色平衡

烦琐的事务给辅导员带来巨大压力,辅导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一是要改变认知,正确定位和评价自我,走出“完美形象”误区,在坚持工作原则前提下,学会悦纳自己;二是要进行自我情感调节,寻找合理的宣泄渠道,例如加强与家庭、同事间的沟通,学会倾诉和接受建议;三是可采取行为激励,坚持学习,加强锻炼,不断丰富个人业余生活,促进角色平衡。

3.提升职业技能,突破“能力恐慌”

随着时代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为防止“能力恐慌”带来的职业倦怠,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我。一是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理论学习,并应用于学生;二是提升科研能力,重视对工作对象的研究,专业化提升有利于激励辅导员的内心从琐碎事务中走出来,提升成就感和自信心;三是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突发问题的能力。

4.提高职业认同感,形成良性循环

面对政策认定与现实偏差,辅导员要提升职业认同感。一是要深化角色的认知,将工作落实到形式丰富的实践中,强化角色认同,形成良性循环;二是要处理好师生和同事关系,主动融入组织建设中,领导、学生和同事对辅导员的支持和认同,会影响其自我认同;三是要树立积极健康的职业态度,加强个人职业规划,走专业化、专家化道路,加强社会认同以激励自我职业认同。

(二)环境层面

1.打造多维度辅导员生存环境育人体系

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辅导员工作状态,提升工作质量。调查中,178名辅导员认为当前的办公环境一般,基本能满足日常办公需要,但是距离良好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办公硬件设施不齐,空间不足,物资储存杂乱,缺乏绿化等。为增强辅导员的幸福感,学院(系)要从办公环境、人际相处、住宿条件等方面入手,多维度打造环境育人体系,积极推动“一院(系)一特色,一室一亮点”创建工作,全方位提升环境育人水平,最大程度上激发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2.加强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辅导员的生活、工作和成长环境主要在院系,院系对辅导员的影响更为直接。调查数据显示,49.25%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和同事友好相处,院系领导重视辅导员,但在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方面做得不够,尤其在遇到压力时,院系领导没有及时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疏导,这直接影响了辅导员对职业的归属感;在辅导员职业发展建议中,72.18%的辅导员希望校院能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帮助解决生活所需所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统筹并优化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

(1)提升物质及精神薪酬

调查显示,32.70%的辅导员认为当前高校很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待遇;45.11%的辅导员认为学校重视辅导员,但对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改善力度不足;剩余22.19%的辅导员认为学校不重视辅导员,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导致部分辅导员出现躺平的现象。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的基础需求,因此,待遇保障与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密切相关。参与调研的辅导员希望学校可以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薪资待遇,对辅导员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合理奖励辅导员。

(2)改善精益事务性流程

非生产型组织事务性工作过重容易造成辅导员角色失衡。工作内容重复、分配不合理、部门沟通不顺畅等低效工作都会使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工作质量。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高校要精益生产管理。一是可制定日常事务标准,将事务开展流程、具体步骤予以规范,让新辅导员尽快熟悉和掌握常规工作;二是将IE技术引入日常事务管理,从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四个方面出发,有效利用现有人力、技术、设备、信息等,减少重复无效的内容,改善管理技术和方法。

(3)完善辅导员发展机制

一是科学定位,合理规划。高校要明确辅导员事务范围,理顺隶属关系避免多头管理带给辅导员过重工作量。[3]二是全面考核,公平竞争。要优化和完善辅导员评价体系,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依据360度评估法,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畅通反馈渠道,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三是优秀表彰,末位淘汰。广东民办高校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实现“大部制”改革。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层面激励,对评价末尾的辅导员进行谈话整改、转岗甚至淘汰,确保辅导员队伍的活力和冲劲。四是明确路径,清晰规划。指导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辅导员晋升和发展路径,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激情,缓解其职业焦虑和倦怠。

4.多维度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改革

教育部门的政策、制度会推动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改革。一是在政策上,相关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和健全辅导员的选拔、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建立辅导员从业资格与标准,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建立辅导员的科学评价与监测机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高校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三是加强系统培训以应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不匹配的问题。

5.借助新媒力量提升辅导员公信力

发挥媒体力量,引起社会层面对辅导员职业的关注。一是要正确引导舆论,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平台均应对辅导员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学生、家长、学校职能部门对辅导员岗位的认识,防止“保姆”式错误认知;二是要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对辅导员工作及优秀事迹进行广泛社会宣传,进一步增强社会对辅导员职业和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生成尊重和认可,大力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与社会公信力。[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等各方面对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生态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民办高校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为进一步改善此现象,需要辅导员个人、院系、学校、教育职能部门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做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参与,才能不断推动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性、稳定性“双提升”,从而真正实现辅导员立德树人、敬业爱生、育人为本。

作者简介:刘万里,广州商学院学生工作处主任科员,副教授;欧莹,广州商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讲师;胡虹,广州商学院学生工作处主任科员,助教。

 来源: 《教育观察》2023年第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