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阅读经典 2023年 第33期

发布时间:2023-11-28

《就业与创业》 

1.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视角分析

2.大学生创业动因、困境与策略研究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视角分析

 

摘要:基于对4657名工作5~20年的大学毕业生调查,立体展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在职业发展初期、中期、后期的动态过程中,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多数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平均月薪、岗位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管理级别、社会保障、专业对口、技能匹配、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较大,分层现象明显,昔日同窗好友散落在晋升阶梯的不同层级,同时还存在人际关系、官本位影响大等晋升制度障碍。因此,政府要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晋升机制,明确职业发展的路径和努力的阶梯;大学毕业生在单位中也要努力工作并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推动职业发展。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职业生涯,职业发展

当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初次就业,便开启了职业发展周期。这是一个不断演进与发展的过程,从纵向看,在不同阶段其就业和职业发展质量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从横向看,其就业和职业发展质量也存在一定差距。刘泽云、邱牧远根据中国城镇居民调查数据估计了高质量高等教育对工资的影响,“211”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益使其年工资增长了37.5%。林蓉蓉的研究发现,在厅局级副职和省部级副职的晋升过程中,理工科毕业生比人文社科毕业生更有优势。冯斌、李婷婷等对学术硕士职业发展的研究发现,学习课程的选择面越大、前沿性越好,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越好;基础性的科研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综合工作能力,有助于提升未来的职业发展素质。同时,从现有文献来看,还缺乏直接针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整体状况的探讨。所以,本研究试图通过调研弥补这个空白。

唐纳德·萨帕(DonaldE.Super)提出了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把职业生涯划分为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4~25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个体职业的发展任务不同,并逐渐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职业选择也逐渐成熟。埃德加·施恩(EdgarH.Schein)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成长、幻想、探索阶段,进入工作阶段,基础培训阶段,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职业中期,职业中期危险阶段,职业后期,衰退和离职阶段,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

本研究按最大年龄判定标准45岁,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工作5年、10年和15~20年。职业发展状况主要是通过工作5年、工作10年、工作10~15年的就业状态跟初次就业状态相比较来体现。数据来源于2020年3月—2021年1月课题组针对全国31个省市130所高校就业办或校友办对25~45岁1999—2009届高校毕业生展开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回收问卷7187份,其中有效问卷6660份,本文适用的问卷4657份。

一、职业发展初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经统计,工作5年的高校毕业生为2176人。男性924人,占42.5%;女性1252人,占57.5%。最高学历为专科的占21.1%、本科的占65.9%、研究生的占13%;学哲学的占1%、经济学的占20.7%、法学的占14.8%、教育学的占6.3%、文学的占8.4%、历史学的占0.5%、理学的占7.5%、工学的占16.9%、农学的占3.1%、医学的占10.3%、管理学的占19.5%、艺术学的占2%。因有些学生跨专业学习,所以学科百分比的总和大于100%。

(一)职业发展初期的就业状况

1.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地区在北京的最多,

占19.7%;广东占9.3%,河南和山东分别占7.9%、7.2%;贵州、上海、浙江、安徽、广西分别占5.9%、4.4%、4.2%、3.6%、3.4%,山西、江苏、四川、宁夏、云南分别占3.3%、2.7%、2.7%、2.6%、2.5%,福建、辽宁、天津、湖南、重庆分别占1.9%、1.8%、1.7%、1.5%、1.4%,新疆、河北均占1.3%,内蒙古占1.2%,江西、陕西、西藏、湖北均占1.1%,吉林和黑龙江均占0.9%,甘肃和海南均占0.8%,青海占0.3%,香港、澳门等其他占0.4%。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北上广地区和人口大省河南、山东相对比较集中。

2.就业城乡分布。在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占5.6%,在省会或直辖市就业的占43.7%,在其他城市或城镇就业的占50.7%。可见,其就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3.就业性质分布。党政军机关占比最多,为12.6%;学校、科研机构占11.9%,其他事业单位占15.4%,国企占18.3%,外企占3.6%,个体民企占38.1%。可见,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吸引力较大,个体、民企也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

4.岗位职业分布。因职业太多,无法一一罗列,本研究重点统计了企业常设的职业。公务员占11.6%,事业单位管理占6.3%,企业管理占6.8%,人事、人力资源占4.6%,生产、加工占1.7%,采购或销售占9.3%,财务、金融占13.7%,科研、研发占3.1%,工程、技术占9.7%,设计、媒体占2.6%,法务占2%,教师占13.5%,医生或护士占5.9%,翻译、咨询、运营、内勤、公关等其他项占9.1%。可见,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分布呈多样化,但相对集中于财务或金融、公务员、教师和事业单位管理岗。

5.工作时长分布。工作时间长短既体现了劳动供给量,也反映了工作忙碌程度与生活状态。每天工作接近7小时的大学毕业生占13.1%,接近7.5小时的占5.4%,8小时的占39.1%,8.5小时的占12.2%,9小时的占30.2%,共计42.4%的大学毕业生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可见,加班现象较普遍。

6.税后月薪分布。薪酬既体现了民众的劳动付出及其对单位的贡献,也可为其生活质量奠定基础。税后月薪为0元~3999元的占17.4%,4000元~7999元的占46.2%,8000元~11999元的占20.9%,12000元~15999元的占8.1%,16000元~19999元的占1.7%,20000元以上的占4.8%。可见,初期就业薪酬待遇差距较大,但相对集中于2000元~12000元。

(二)职业发展初期的职业发展状况

1.就业地区变化。现就业地为北京的占19.7%,比初次就业时的21.9%低2.2%;现就业地为上海、广州、深圳的占13.7%,比初次就业时的12.7%高1%;现就业地为其他沿海地区的占21.6%,比初次就业时的19.9%高1.7%;现就业地为中部地区的占20.3%,比初次就业时的23.7%低3.4%;现就业地为西部地区的占24.4%,比初次就业时的21.8%高2.6%。可见,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了跨地区流动,但总体幅度不大;上海、广州、深圳、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成为人才流入地。

2.就业城乡变化。现就业地为省会或直辖市的占43.7%,比初次就业时的43%高0.7%;现就业地为其他城市或城镇的占50.7%,比初次就业时的49.4%高1.3%;现就业地为农村的占5.6%,比初次就业时的7.6%低2%。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特点,但流动幅度不大。

3.就业性质变化。与初次就业相比,现就业单位性质为党政军机关的上升2.2%,学校、科研机构的上升2%,其他事业单位的上升1%,国企的降低1.2%;外企的降低0.4%,个体民企的降低3.5%。可见,就业尽管是双向流动,但由体制外单位流向体制内单位的更多。

4.工作时长变化。初次就业时,大学毕业生每天工作接近8小时、8.5小时、9小时、9.5小时、10小时的分别占51.8%、12.3%、15.1%、3.3%、17.5%,平均工作时间为8.6小时;而现在每天平均工作8.2小时,比初次就业缩短了0.4小时。可见,虽然工作时长缩短了,但加班现象依然存在。

5.跳槽情况。最初他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倾向,初次就业较盲目;在随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工作体验和经验积累,显现出更明确的职业潜质,可能通过跳槽加以优化调整。从来没跳槽的大学毕业生占39.7%,跳槽1次的占25.8%,跳槽2次的占19.5%,跳槽3次以上的占15%,平均每人跳槽1.098次。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都有跳槽经历。

6.业务变换。即使不跳槽,还可能变更工作业务,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人职匹配。业务没变换的占45.1%,变换1次、2次、3次以上的分别占33.7%、14.1%、7.2%,平均每人变换0.835次。可见,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变更过工作业务。

7.薪酬变化。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跟初次就业相比,现税后月薪下降的占6.5%,上升0元~3999元的占65%、4000元~7999元的占18.2%、8000元~11999元的占4.6%、12000元~15999元的占2.9%、16000元~19999元的占1.3%、20000元以上的占1.6%;现平均月薪为7766.6元,比初次就业时4145.4元提高3621.2元,增长87.4%。可见,现薪酬呈上升趋势,超过七成增长在8000元以内。

8.户籍变化。户籍是人们拥有当地身份的一种证明。在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中,户口没变的占84.4%,迁到北京的占1.4%,迁到上海、广州、深圳的占2.4%,迁到其他省会城市的占6%,其他变动情况占5.7%。可见,少数大学毕业生的户口向大城市迁移。

9.社会保障变化。社会保障能降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风险,是工作待遇的重要体现,其完善程度跟工作单位密切相连。认为社会保障待遇没发生变化的占32.6%,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改善的分别占11.9%、21.9%、21.6%、12%。可见,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10.专业对口程度变化。大学所学的专业跟现实工作是否对口,会影响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与工作效率。与初次就业相比,现工作岗位跟高校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没变的占38.2%,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15.3%、18.9%、16.7%、10.8%。可见,经过早期的职业摸索,现工作岗位更能体现专业的人力资本价值。

11.技能匹配程度变化。与初次就业相比,现工作岗位跟自己的工作技能匹配程度没提高的占26.6%,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10%、27.2%、25.5%、10.8%。可见,经历早期的职业探索与试错,现工作岗位更适合自己,也更能发挥个人的才能。

12.工作压力变化。与初次就业相比,认为现工作压力没变的占25.4%,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降低的分别占16.5%、26.5%、22.6%、9%。可见,随着工龄增加,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所下降。

13.工伤概率变化。现在发生工伤的概率没变的占43.9%,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降低的分别占20.2%、21.1%、9.3%、5.4%。可见,超过一半的毕业生的劳动环境与条件得到了改善。14.工作满意度变化。现工作的就业满意度没变的占19.8%,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11.1%、34.9%、24.8%、9.5%。可见,八成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三)职业发展初期的职位晋升状况

1.岗位级别晋升。没有行政级别的占68.3%。在机关事业单位,晋升为副科长的占4.2%,科长的占1.3%,副处长的占0.3%。在企业,晋升为组长的占3.2%,主管、主任的占6.9%,部门或项目经理的占7.2%,总监的占1.1%,总裁或董事长的占0.8%;高级专员、秘书、部门副经理、董事等其他情况占6.7%。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岗位级别均有所提升。

2.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无或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占83.1%,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占15.7%,副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分别占1%、0.1%。可见,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较少。

3.管理级别晋升。只是普通员工的占63.7%,基层管理者的占24.3%,中层管理者的占9.7%,高层管理者的占2.3%。可见,近九成的大学毕业生处于管理阶梯的中下部分。

4.现实晋升障碍。认为评委构成不合理的占9%,晋升标准不合理的占24.6%,信息不透明、沟通不畅的占26.9%,推荐不规范的占13.4%,评价不客观的占17%,缺乏个性化的占19.1%,人际关系影响大的占47.9%,官本位影响大的占22.4%,照顾孩子、无晋升意愿、无晋升问题、不存在晋升障碍、公司规模限制、职位有限、体制问题等其他项占16.2%。可见,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初期的晋升中存在诸多障碍,晋升标准、信息沟通、人际关系、领导权力等负面影响占比均超过20%,成为突出问题。

二、职业发展中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经统计,工作10年的大学毕业生1206人。男性545人,占45.2%;女性661人,占54.8%。最高学历为专科的占13.5%、本科的占71%、研究生的占15.5%,学哲学的占0.6%、经济学的占18.1%、法学的占17.1%、教育学的占4.2%、文学的占8.9%、历史学的占0.7%、理学的占7%、工学的占14.2%、农学的占3.7%、医学的占10.6%、管理学的占24.1%、艺术学的占3.3%。

(一)职业发展中期的就业状况

1.就业地区分布。北京占18.3%,广东占13.3%,安徽和四川均占6.1%,上海、山东、江苏、黑龙江、河南、浙江分别占6%、5.6%、5%、4.3%、4.2%、4.1%,山西、湖南分别占2.7%、2%,福建、湖北、天津均占1.9%,河北和江西均占1.7%,辽宁、吉林、甘肃分别占1.5%、1.4%、1.2%,贵州和陕西均占1.1%,云南、重庆均占0.9%,宁夏、新疆均占0.8%,广西、西藏均占0.7%,海南和青海均占0.5%,内蒙古占0.4%,香港、澳门等其他占0.8%。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北上广深地区比较集中。

2.就业城乡分布。在农村、省会或直辖市、其他城市或城镇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分别占2.8%、49.5%、47.7%。可见,其就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3.就业性质分布。党政军机关占15.8%,学校、科研机构占10.6%,其他事业单位占16.8%,国企占19.9%,外企、个体民企分别占5.8%、31.1%。可见,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占绝对多数。

4.岗位职业分布。公务员占14.3%,事业单位管理占8.4%,企业管理占11.2%,人事、人力资源占5.6%,生产、加工占0.7%,采购或销售占9.1%,财务、金融占14.9%,科研、研发占2.4%,工程、技术占6.1%,设计、媒体占1.1%,法务占1.6%,教师占9.5%,医生或护士占9.1%,内勤、市场公关、社会工作等其他项占5.9%。可见,大学毕业生职业分布呈多样化,但相对集中于财务或金融、公务员、企业管理。

5.工作时长分布。每天工作接近7小时、7.5小时、8小时、8.5小时、9小时的分别占14.9%、5%、37.4%、9.8%、32.9%,共计42.7%的大学毕业生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可见,加班现象较普遍。

6.税后月薪分布。0元~3999元的占10.1%,4000元~7999元的占37.8%,8000元~11999元的占26.8%,12000元~15999元的占9.2%,16000元~19999元的占2.2%,20000元以上的占13.9%。可见,薪酬差距较大,但相对集中在2000元~12000元。

(二)职业发展中期的职业发展状况

1.就业地区变化。现就业地为北京的占18.3%,比初次就业时的21.2%低2.9%;现就业地为上海、广州、深圳的占19.3%,比初次就业时的16%高3%;现就业地为其他沿海地区的占22.1%,比初次就业时的22.8%低0.7%;现就业地为中部地区时的占24.3%,比初次就业时的26.3%低2%;现就业地为西部地区的占15.2%,比初次就业时的13.3%高1.9%。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了跨地区流动,但幅度不大;上广深地区、西部地区成为人才流入地。

2.就业城乡变化。现就业地为省会或直辖市的占47.7%,比初次就业时高3.2%;为其他城市或城镇占49.5%,与初次就业时持平;为农村占2.8%,比初次就业时低3.2%。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特点。

3.就业性质变化。与初次就业相比,现就业单位性质为党政军机关的上升4.1%,学校、科研机构的上升1.3%,其他事业单位的降低0.8%,国企的降低2.2%,外企、个体民企分别降低0.2%、2.2%。可见,就业尽管是双向流动,但由体制外单位向体制内单位移动的更多。

4.工作时长变化。初次就业每天工作接近8小时、8.5小时、9小时、9.5小时、10小时的分别占55.8%、11.2%、12.2%、3.2%、17.7%,平均为8.6小时;而现在平均每天工作8.2小时,缩短了0.4小时。可见,虽然工作时长有所缩短,但仍存在加班现象。

5.跳槽情况。没跳槽的占33.5%,跳槽1次、2次、3次以上的分别占23.4%、19.4%、23.7%,平均每人跳槽1.333次。可见,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有跳槽经历。

6.业务变换。没变的占38%,变换1次、2次、3次以上的分别占28.3%、19.1%、14.7%,平均每人变换1.106次。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变换过业务。

7.薪酬变化。跟初次就业相比,现税后月薪下降的占3.2%,上升0元~3999元的占43.7%、4000元~7999元的占26.2%、8000元~11999元的占10.1%、12000元~15999元的占5.7%、16000元~19999元的占4.4%、20000元以上的占6.8%;现平均月薪为11039元,比初次就业时3403.9元高7274.6元,增长224.3%。可见,现薪酬呈上升趋势,超过七成增长在8000元以内。

8.户籍变化。户口没变的占74.7%,迁到北京的占2.4%,迁到上海、广州、深圳的占3.9%,迁到其他省会城市的占10.8%,其他变动情况占8.2%。可见,只有少数大学毕业生的户口向大城市迁移。

9.社会保障变化。社会保障待遇没变的占26.2%,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改善的分别占9.3%、18.8%、29.3%、16.4%。可见,随着工作年限延长,大多数毕业生的社保条件得到了改善。

10.专业对口程度变化。现岗位跟高校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没变的占37.4%,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15.6%、18.3%、16.4%、12.3%。可见,经过早期职业摸索,现在更能体现专业的价值。

11.技能匹配程度变化。现工作岗位跟工作技能匹配程度没提高的占23%,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7%、26.8%、30.1%、13.1%。可见,经历早期的职业探索与试错,现工作岗位更能发挥个人的才能。

12.工作压力变化。工作压力没变的占22.5%,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降低的分别占19%、24.2%、24.1%、10.2%。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所下降。

13.工伤概率变化。发生工伤的概率没变的占48.7%,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降低的分别占20%、16.6%、10%、4.8%。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劳动环境得到了改善。

14.工作满意度变化。就业满意度没变的占14.9%,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8.4%、37.2%、29.1%、10.4%。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有所提升。

(三)职业发展中期的职位晋升状况

1.岗位级别晋升。没行政级别的占47.9%。在机关事业单位,晋升为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的分别占9.5%、6.6%、1.7%、0.2%。在企业,晋升为组长的占2.8%,主管、主任的占6.8%,部门或项目经理的占11.9%,总监的占4.5%,总裁或董事长的占1.7%;秘书等其他情况占6.2%。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岗位级别都有提升,在机关事业单位晋升为副科长的最多,在企业晋升为部门或项目经理的最多。

2.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无或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占62.4%,具有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分别占34.6%、2.6%、0.4%。可见,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大学毕业生相对较少。3.管理级别晋升。普通员工占45.4%,基层管理者占24.8%,中层管理者占24.6%,高层管理者占5.1%。可见,近九成的大学毕业生处于管理阶梯的中下部分。

4.现实晋升障碍。认为评委构成不合理的占9%,晋升标准不合理的占25.7%,信息不透明、沟通不畅的占23.5%,推荐不规范的占11.6%,评价不客观的占19.3%,缺乏个性化的占15.4%,人际关系、官本位影响大的分别占46.6%、27.6%,无晋升意愿、不存在晋升障碍等其他项占18.8%。可见,大学毕业生在晋升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晋升标准、信息沟通、人际关系、领导权力的负面影响占比均超过20%,成为突出问题。

三、职业发展后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经统计,工作15~20年的大学毕业生1275人。男性684人,占53.6%;女性591人,占46.4%。最高学历为专科的占10.4%、本科的占63.6%、研究生的占26.1%,学哲学的占2%、经济学的占18.3%、法学的占13.3%、教育学的占13.9%、文学的占10%、历史学的占0.8%、理学的占7.9%、工学的占22.4%、农学的占1.4%、医学的占4.9%、管理学的占19.1%、艺术学的占2.8%。

(一)职业发展后期的就业状况

1.就业地区分布。北京占26.2%,上海占9.6%,广东和山东分别占8.1%、7.5%,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四川、河南分别占5.6%、5.3%、4.9%、4.7%、3.5%、3%,云南、河北、福建、陕西、广西分别占2.4%、2.3%、1.8%、1.7%、1.6%,辽宁和山西均占1.4%,天津占1.1%,湖北、江西、重庆均占0.9%,贵州和湖南均占0.7%,吉林占0.6%,海南、宁夏、新疆均占0.5%,甘肃占0.4%,西藏和内蒙古均占0.3%,香港、澳门等其他占0.8%。可见,就业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突出,一线地区比较集中。

2.就业城乡分布。在农村、省会或直辖市、其他城市或城镇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分别占3%、41%、56%。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以城镇为主。3.就业性质分布。党政军机关占13.1%,学

校、科研机构占25.9%,其他事业单位占9.5%,国企占19%;外企占7.5%,个体民企占25.1%。可见,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占绝对多数。

4.岗位职业分布。公务员占12.2%,事业单位管理占8.9%,企业管理占18.4%,人事、人力资源占4%,生产、加工占1.6%,采购或销售占5.7%,财务、金融占7%,科研、研发占3.3%,工程、技术占5.3%,设计、媒体占2.2%,法务占2.4%,教师占21.6%,医生或护士占3.4%,自由职业等占3.9%。可见,职业分布广泛,教师、企业管理、公务员居前三位。

5.工作时长分布。每天工作接近7小时、7.5小时、8小时、8.5小时、9小时的分别占17.1%、4.2%、35%、9.4%、34.3%,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占43.7%。可见,加班现象较普遍。

6.税后月薪分布。0元~3999元的占5.9%,4000元~7999元的占32.2%,8000元~11999元的占26.7%,12000元~15999元的占9.1%,16000元~19999元的占2.6%,20000元以上的占23.6%。可见,薪酬差距较大,但相对集中在4000元~12000元。

(二)职业发展后期的职业发展状况

1.就业地区变化。现就业地为北京的占26.2%,比初次就业时的25.3%高0.9%。现为上海、广州、深圳的占17.7%,比初次就业时的15.4%高2.3%;现为其他沿海地区的占25.4%,比初次就业时低0.6%;现为中部地区的占17.2%,比初次就业时低4.1%;现为西部地区的占12.7%,比初次就业时高0.5%。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后期跨地区流动,但幅度不大;北上广深地区、西部地区为人才流入地。

2.就业城乡变化。跟初次就业时相比,现就业地为省会或直辖市的高5.4%,为其他城市或城镇的低2.7%,为农村的低2.7%。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从农村和小城市向省会或直辖市迁移。

3.就业性质变化。现单位性质为党政军机关的上升0.5%,学校、科研机构的下降0.9%,其他事业单位的下降2.3%,国企的下降3.5%;外企、个体民企分别上升0.5%、5.6%。可见,就业虽是双向流动,但由体制内单位向体制外单位移动的更多,国企向个体民企流动的幅度最大。

4.工作时长变化。现在每天平均工作8.2小时,比初次就业时8.6小时缩短了0.4小时。可见,工作时长虽有所缩短,但加班现象依然存在。

5.跳槽情况。没跳槽的占41.4%,跳槽1次、2次、3次以上的分别占18.6%、14.9%、25.1%,平均每人跳槽1.237次。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都有跳槽经历。

6.业务变换。业务没变换的占35.7%;变换1次、2次、3次以上的分别占24.8%、17.8%、21.7%,平均每人变换业务1.255次。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变换过业务。

7.薪酬变化。现税后月薪下降的占0.7%,上升0元~3999元的占27.4%、4000元~5999元的占30.8%、8000元~11999元的占12.8%、12000元~15999元的占7.8%、16000元~19999元的占7.1%、20000元以上的占13.3%;现平均月薪为14854.4元,比初次就业时2701元高12153.5元,增长449.9%。可见,薪酬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一半的上升额集中在2000元~8000元。

8.户籍变化。户口没变的占76.8%,迁到北京的占4.2%,迁到上海、广州、深圳的占4.9%,迁到其他省会城市的占6.7%,其他变动情况的占7.4%。可见,存在一些户籍迁往大城市的现象。

9.社会保障变化。社会保障待遇没变的占23.5%,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改善的分别占6.6%、19.4%、30.6%、20%。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条件得到了改善。

10.专业对口程度变化。现工作岗位跟专业的对口程度没变的占31.5%,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14.7%、22.7%、19.1%、12%。可见,经过早期职业摸索,现在更能体现专业的价值。

11.技能匹配程度变化。现在的工作岗位跟工作技能匹配程度没提高的占18%,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6.7%、26.5%、32.9%、15.9%。可见,经历早期的职业探索与试错,现在更能发挥个人的才能。

12.工作压力变化。现工作压力没变的占21.9%,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降低的分别占20.2%、26.4%、22%、9.6%。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所下降。

13.工伤概率变化。现在发生工伤概率没变的占49%,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降低的分别占20.4%、18.5%、7.9%、4.2%。可见,超一半的大学毕业生的劳动环境得到了改善。

14.工作满意度变化。现在工作满意度没变的占13.1%,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幅度提高的分别占10%、34.5%、29.7%、12.6%。可见,八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有所提升。

(三)职业发展后期的职位晋升状况

1.岗位级别晋升。没行政级别的占36.2%。在机关事业单位,级别为副科长的占6.8%,科长的占11.4%,副处长的占8.8%,正处的占2.4%,副司局、厅长的占0.2%。在企业,级别为组长的占1.8%,主管、主任的占7.2%,部门或项目经理的占9.6%,总监的占7.9%,总裁或董事长的占3.8%;董事等其他情况占3.9%。可见,岗位级别晋升呈正态分布,只是在机关事业单位的高峰位为科长、在企业为部门或项目经理。

2.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无或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占43%,具有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分别占38%、16.4%、2.6%。可见,职业发展后期晋升职称的更多,但仍以中级职称为主。

3.管理级别晋升。仍是普通员工的占31.9%,基层、中层、高层管理者分别占23%、32.5%、12.6%。可见,超过八成的大学毕业生处于管理阶梯的底层。

4.现实晋升障碍。认为评委构成不合理的占8.5%,晋升标准不合理的占28.5%,信息不透明、沟通不畅的占24.8%,推荐不规范的占13.6%,评价不客观的占23.8%,缺乏个性化的占12.2%,人际关系和官本位影响大的分别占48.2%、28.9%,其他项占19.5%。可见,大学毕业生职位晋升机制不畅,晋升标准、信息沟通、评价标准、人际关系、领导权力等成为主要障碍。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基本研究结论

1.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良好,职业发展渠道畅通。作为我国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就业状况良好。在职业发展初期、中期、后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工作地由农村迁移到城市的现象明显,在党政机关就业的比例上升,工作时长有所减少,平均月薪增长明显,户籍迁到北上广深和其他省会城市的现象明显,社会保障条件、专业对口程度、技能匹配程度、工作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的副处长以上、企业的部门或项目经理以上的岗位级别呈上升趋势,副高及以上职称、高层管理者占比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同时也发现,就业地区为北京、体制内单位的比例和晋升频数均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处于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部分大学毕业生离开北京又回到北京,足以体现首都的独特魅力。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期走进体制内单位,后期又走向体制外单位,这与体制内的稳定性、福利待遇优越及体制外单位机制灵活、更能发挥个人优势有关。晋升机会在职业发展中期最多,这与晋升有年龄要求有关,一旦错过中期的晋升机会,后期的晋升概率明显降低。

2.不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处于同一个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大学毕业生,其就业和职业发展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分层现象明显。如职业发展后期的平均月薪比初次就业时增长449.9%,超过一半的月薪增加2000元~7999元,增加最多的达到20000元以上,同时也有下降的情况。另外,岗位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管理级别晋升虽成正向分布,但晋升到高级别的较少,且相对分散,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背后成因,则需要以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3.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存在较多的制度障碍。评委构成不合理、晋升标准不合理、信息不透明和沟通不畅、推荐不规范、评价不客观、缺乏个性化、人际关系影响大、官本位影响大都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晋升与发展。其中,人际关系负面影响最大,官本位影响大、晋升标准不合理并列第二,第四位是信息不透明、沟通不畅,第五位是评价不客观。且同一个指标、相邻2个分值的最大差值仅为6.9%,说明不论处于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大学毕业生的评价相对稳定,表明该结论有代表性,绝大多数青年在晋升中都遇到过这些障碍。

(二)对策建议

1.政府要通过制度设计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晋升机制。根据大学毕业生晋升障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和晋升机制。一是形成人力资本为主、社会资本适当补充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突出人力资本的主导地位,强调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信息不对称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补充作用。二是优化大学毕业生人才晋升制度。通过规范晋升标准、优化评价体系、减弱人际关系和领导权力等的负面影响,让积极向上、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优先晋级。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晋升中的重大违规问题举报,并严肃处理。总之,通过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机制,明确其职业发展的路径和努力的阶梯,调动广大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并形成提升技能、相互追赶、不断进步的良好风气,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2.大学毕业生要在现实岗位中更加努力工作,增强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就业和职业发展质量不同,一方面,意味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同;另一方面,意味着自己的回报和生活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即使获得了较高的学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停止学习;相反,还要在现实的单位中更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一是尽力将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以出色的业绩和贡献实现晋升,一步一步推动职业发展。二是在工作锻炼中学会总结与反思,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能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新的工作技能,不断推动职业发展与升级。三是注重从职业生涯的动态视角考虑就业与晋升问题,持续助力职业发展。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什么,并明白初次就业选择对职业发展的后续影响,在职业实践中要不要变换就业地区、行业和单位性质,要不要跳槽、变换工作业务内容,都要慎重考虑并做出最优选择。

作者简介:黄敬宝(1977-),男,安徽阜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102488)

  来源: 《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16期

 

大学生创业动因、困境与策略研究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在党、国家、社会以及高校的全力推动之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大学生虽然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创业动因、困境以及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动因,困境,策略

引言

《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以下简称《创业报告》)指出:在受访大学生之中,超过了96%的大学生都曾经有过创业的意愿以及想法,其中还有14%的大学生正在准备创业或者是已经开始创业。整体来讲,大学生中选择创业的人日益增多,但是成功率却很低,大约在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约在20%左右,因此有必要正视差距,对大学生创业策略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动因

(一)自身动因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主要以“90后”“00后”为主,大部分学生比较有主见,个性鲜明,内心期望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掌控自己的人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与舞台,使其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使得部分大学生有了创业动因。此外,还有很多的创业型企业家是大学生的偶像,特别是他们的创业故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也会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动因,期望自己能够实现人生目标[1]。

(二)环境动因

第一,政策环境。最近几年,国家为青年创业者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青年的创业积极性。还有部分地方政府,针对大学生建设了创业培训中心、创业园区等,加之学校方面的指导,也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第二,社会经济环境。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经济成为中坚力量,正在改变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创业机遇以及创业空间。在部分大学生心中,只要能够找准入口,便可以搭上互联网经济快车道,便有成功的机会,这样的案例很多。同时,互联网创业门槛较低、成本不高,所以一些大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践。此外,就是就业竞争压力增大,促使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创业想法。

二、大学生创业困境

(一)与大学生有关的创业指导体系还不够成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社会、高校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创业创新与之有关的指导体系,并进行了推广以及普及,所以一系列指导实践逐步落实。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指导体系还不够成熟,主要是指导形式比较单一、传统,理论偏多,实践偏少,理论与实践无法充分融合,大多以讲座、参观等模式开展,所以最终的指导效果无法满足预期要求。

(二)创业融资难度大

创业是否成功与创业资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创业实际情况来看,最容易陷入资金困境。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渠道包括以下四种:第一,从银行申请贷款;第二,向父母或者是亲戚朋友借钱;第三,从银行政策性基金以及政府提供的创业专项资金中进行申请;第四,争取风投。实际上大多数是从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处借钱,其次是从银行申请贷款,仅有少部分能够申请政策性资金、专项性资金。对风投来讲,项目考核与审批本身就很严苛,所以大学生难以争取到这类融资。

(三)自身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较弱

部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强,但是人际关系、创业能力、创业经验等,与社会中其他创业主体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例如,在设计产品、选定项目的过程中,可能无法找到市场需求,不仅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可能做出来的项目仅仅昙花一现[2]。

(四)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关的保障服务体系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与之有关的扶持政策虽有,但是难以落实,或者说在落实过程中没有针对性保障。此外,因为创业成功率比较低,所以对部分大学生的创业产生消极影响,付诸实践会越来越少。从《创业报告》来看,虽然有96.1%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以及想法,但是准备创业的仅有7.4%,开始创业的仅有6.6%。

三、大学生创业策略

(一)组建创业团队

“宁投只有二流技术的一流团队,也不投拥有一流技术的二流团队。”这是投资界的一个说法,可以看出创业团队的优劣对创业失败与成功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创业有必要重视创业团队的组建,具体如下。

1.选择合伙人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合伙创业的一个重要时代。从大学生创业大赛来看,包括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基本上都会要求以团队形式参加,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极为重要。这就需要选择最佳合伙人,具体来讲:第一,志同道合,即大家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对很多事情能持一致的看法;第二,合伙人最好是一起共过事、同过窗的人,也就是经历过磨合的人;第三,合伙人之间需要做到技能互补。整体来讲,就是一心、二同、三互补,才能组建一支较好的创业团队[3]。

2.制定章程

成功的团队必须有章程规范行为,激励着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迈进,尤其是应该用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团队可持续发展进行维护,因此,需要制定公司的具体章程。创业者有必要制定一份不仅符合股东利益,而且可以体现公司治理结构的章程,需要对这些问题引起注意:第一,对公司的股权进行合理分配。股权分配必须考虑是否可以调动参与方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公司治理有序开展,尽可能避免平分。中国人情文化比较独特,大学生在创业时会顾及人情,认为一起出来打拼的就是好兄弟,所以通常是对股权进行平分,其实这往往就是导致以后股权争执的主要原因。之所以平分股权也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创始人+创始人”,类似“曹操+刘备+孙权”一起创业,整个团队的成员都想拥有主导权。从实际情况来看,最佳的创业团队应该是“创始人+合伙人”,类似“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简单来讲,团队成员应该是角色互补的,不仅可以调动积极性,而且可以避免股权平分。第二,重视股东表决权设计,必须强化创始人的股东权利,实施同股不同权,让创始人拥有控制权。第三,对可行、合理的注册资金、股东认缴期限等进行设定。从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来看,注册资本已经是“认缴制”以及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取消。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为了将创业失败后的风险降低,会注册资金为1元的公司,注册资本信息是全国共识的,如果注册资本过低,那么就可能无法获得合伙人的信任。因此,对公司章程进行设计时,非常有必要从公司运营实际需求、所属于的行业、股东自身实力等各种因素,设定可行、合理的注册资本以及认缴期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融资奠定基础。第四,对股权转让的条款进行细化,尽量落实“人走股留”的规定。创业初期不确定性比较大,团队成员离开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有必要制定上述规定,这样才能用股权继续激励成员,从而保障公司成长。

(二)筹集创业资金

创业的基础是资金,但是大学生必然面临资金困境,融资困难已经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阻碍之一。从启动资金来看,一方面,个人储蓄、家庭储蓄,或者是向亲朋好友借款;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政策扶持等其他渠道。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应该善于利用政府政策、社会、学校等方面的支持与政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种。

1.对学校创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创业初期需要很多资源,大学生所在的学校是可以提供的,例如,免费的创业指导、培训、服务,均可以用于大学生创业项目。其中,一些学校的校友创设了创业基金,这类基金项目往往能够与社会创业基金,甚至是天使投资资金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一定要善于利用好现有资源。此外,还可以对智力资源进行充分应用,也就是应该与学校的教师、导师、教授等进行合作,因为他们拥有先进的科研成果、技术发明以及一定的经验,如果能够合作创业,不仅能够将技术方面的投入成本降低,而且可以提升项目的技术含量以及创业成功率[4]。

2.对社会的创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除开学校,社会上也有很多资源有利于大学生筹集创业资金,具体来讲:第一,大学生可以尝试去寻找由政府机构所设立的创业项目加速器或者是孵化器等。因为这类机构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包括法律咨询、税务申报、项目申报、公司注册等各类与创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基础服务。第二,创始人应该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创业比赛,不仅可以锻炼整个团队,对产品进行打磨,结识到优秀成功的企业家、投资人等,而且能够获得丰厚的奖金。第三,主动积极寻求政府创业资金的支持,也可以从天使投资资金寻求帮助。总之,创业就要善用各种能够使用的资源,特别是一些与大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创业补贴、创业贴息贷款以及创业失败政府代偿等政策。

(三)创业能力培养

能够提升创业成功率的最基础要素便是创业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个创业团队而言,创始人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等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创业团队应对危机的成效。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敢于创新的胆识、卓越的领导能力、强大的执行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等,具体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1.学校

双创背景下,学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也需要大学生引起重视,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并给予学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不仅需要通过教育获得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感知;从学校层面来讲,不仅要采用先进的理论课程,而且需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开展创业训练。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业竞赛,达到“以赛促创”的目标。因为竞赛通常是要求以团队形式参加,能够让大学生亲身经历组建团队、磨炼团队等环节,有利于培养其创业能力[5]。

2.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学校之外的创业指导,例如SIYB、SYB等指导培训。目前,已经有一些省市的人社厅、共青团等为青年创业者提供相关培训,其他省市可以借鉴这种优秀的做法,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链接社会上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人士,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3.个人层面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不仅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的重视与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为了能够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可以将创业计划书作为切入点,要求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重视并制定创业计划书。因为计划书必须要大学生自己去调查市场,从而对项目的运营模式、盈利能力等进行评估。大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对创业实践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而且可以深刻理解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创业能力。

(四)创业动机引导

从《创业报告》来看,大约有34.9%的大学生是为了赚钱而创业,大约有25.4%的大学生是为了拥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而创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其实创业动机都与经济收入、个人利益、就业等方面有直接关系。从知名风险投资机构500Global的调研来看,大部分成功的创业者并不是为了生产而进行创业,而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挑战自我等,所以什么样的创业动机会决定创业能够走多远,不仅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胸怀以及眼界,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创业成功率。做好创业动机引导,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发挥相关教育培训的引导作用

在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可以融入一定的思政内容,引导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学会怎么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例如,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客户关系以及对于公司产品应该秉承的是匠人精神,自觉杜绝投机取巧等行为。

2.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可以充分利用榜样力量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用榜样力量激励成功。可以由成功的同辈创业者、校友创业者以及社会优秀企业家等分享其创业故事,引导大学生可以从更高的维度、更宏大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创业行为,可以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动机,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6]。

(五)创业机会把握

创业机会是创业的核心,因为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机遇,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敏锐度,在复杂的形势中可以找到商机以及属于自己的时代红利,这便是最佳的创业机会。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与之有关的政策与文件陆续颁布,所以农村会有大量的创业机会,大学生可以从这里把握创业机会。中美科技展、贸易战等,让我们认识到科技强国的重要性,而国家对于科技也非常重视,鼓励广大科学家去创业。大学生可以抓住机遇与自己的导师合作创业,可能会走在科技创业的前沿。还有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科技,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年轻消费群体快速崛起,不断提升着中国自信,意味着10—20年之间会有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诞生,所以大学生创业者可以从新消费群体入手,将会大有可为。

四、结束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学生这类“活跃但又弱势”的创业群体带来了机遇,可以解决一些创业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创业成功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不高,所以应该引导大学生重视团队创建、资金筹集、创业能力、创业动机、创业机会等方面,并在自身、学校、社会、国际等共同努力下,提升创业成功率。

作者简介:刘益丰(1995—),男,四川宜宾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202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