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阅读经典 2023年 第31期

发布时间:2023-11-13

《人才培养》

 

打造八个一流体系 夯实一流本科教育

 

摘要: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高校要坚定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抓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堂课程课业创新,深化教育教学系统性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打造一流思政工作体系、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流本科专业生态体系、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资源体系、一流学生成长支持体系、一流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一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流资源共享共建体系,提高教师育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汇聚雄厚力量,夯实创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体系,人才培养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专门人才,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基础性课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承载的光荣使命。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实施意见,高校应直面亟须改进的问题,抓住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机遇,完善人才队伍新发展格局,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新动能,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进入全面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一流思政工作体系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标准。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照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提炼办学特色,汇聚核心竞争力,不断开拓新时代办学境界。要注重全校上下协同,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发挥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大学文化、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的育人资源,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机制,切实使思想引领更有力度、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树人育人更有效度。一是加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师德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实践教育平台作用,加强对师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淬炼。上好新入职教师师德教育和新入学同学品行教育的第一课,传承前辈教育家教育救国、教育报国的高尚精神,开展造就新时代“大先生”、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活动,涵养师德、厚积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类型和精神追求”[1],应大力弘扬并发掘其当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建强思政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深化教风学风建设。以问题导向为抓手,建立教风学风长效机制,将其作为高校战略性基础工作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强化教学规范管理、推行综合教学评价、实施学业评价改革、完善监督惩处机制等措施,把教风学风建设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使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2],全面提高实质性建设成效。三是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推出思政课示范课堂,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思政理论教育深度融合,增强思政育人载体的贴切度。创立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等品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专业领域、课程编排、教学团队组建等方面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建立思政理论教育创新平台,实施“课程思政”改革项目,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坚毅品质,以厚植教育情怀、高尚品德为内核,建构大爱奉献、使命担当的德行养成系统。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人民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形成协作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突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完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配套出台有关“五育”的实施方案。确定培养目标的视野要进一步开阔,应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唯美尚真氛围,完善课程教学、创作实践、艺术展演、校园文化品鉴等“四位一体”的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推进机制,依托“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青春朝气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开设全员参与的公共劳动教育以及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劳动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工艺劳动实践,开展对口定点帮扶、支教扶贫、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劳、会劳、善劳的可贵品质。二是实现多样化卓越人才培养。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数字信息化挑战,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全面探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施行实验班、基地班等荣誉教育制度,拓展国际化培养平台,实现复合化分流培养。提高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获奖率和毕业设计的优秀率。以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素质竞争力、终身学习力。三是彰显培养特色。围绕人才培养、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服务社会协同育人模式,推进学生专业素养持续提升,注重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定位,体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开放性、专业性和终身性。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实验班”、华东师范大学学科专业强基计划、南昌大学“书院制”教育等,都在特色化人才培养道路上独辟蹊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完善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

三、提升专业内涵水平,打造一流本科专业生态体系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当前高校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抓国标、抓示范、抓认证、抓机制、抓结构、抓管理,把育人力量压实到新师范、新文科、新工科等建设的一线专业上,以此建立起一流本科专业生态体系。一是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杜玉波认为,本科专业建设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要服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3]。高校要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架构一流本科专业推进线路,以国家一流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为契机,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国家、省、大学、二级学院四级联动,从上至下贯通建设,在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产教融合平台建立、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练内功、蓄内力、强内蕴、丰内涵。二是推进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本科专业设置不在多、广、全,而在精、特、强,应当按照高校自身定位和办学特点去建立专业群,突出强基固本、布局精当。以调整、优化、创新结构为专业建设的主线,围绕大类学科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高校事业发展规划,制订专业结构精准调优管理办法。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以交叉融合为着力点,推进专业深度交融。通过专业综合评价、专业实习、专业竞赛等外部机制以及专业预警、学生选择、激励引导等内部机制,形成政策工具和调节杠杆,对专业结构优化增量、升级存量、削减余量,完善主辅修制度,探索“微专业”“跨专业”等设置方式,汇聚专业特色、专业个性、专业品质,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三是推进本科专业认证。以本科专业认证为重要抓手,集聚办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发挥一流本科专业优良生态效应。遵照教育部发布的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照新版专业认证自评指导要求,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投入优先为原则,结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各级指标,对标对表逐项自查自评,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四、推进课堂革命,打造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课程教学资源体系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要素,这方面主要矛盾仍是“供给—需求”的形式结构,集中表现为课程教学资源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分,高校要抓课堂内容、实践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资源积累,解决涉及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一是狠抓一流课程建设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增强课程学习的挑战性,促进学生思维层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实现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拓展课程资源供给,大力推进课堂革命,形成类型多样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管理,完善以学习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提高优质课程资源供给,开设高水平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国际化课程,扩展学生自主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思维力、实践力、创造力。二是加强特色一流教材建设。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建设一批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要求、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教材,体现大学文化的特色教材以及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互联网+”新形态教材,大力培育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完善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坚守教材意识形态底线,做好“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优先开展校本类、数字化、特色教材培育。三是提升实践教学实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精心设计实践内容,优化设计实践板块,加强实践项目管理,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充分利用寒暑期推进全程实践育人,提高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学科竞赛、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增强活动效果。综合运用校内外办学资源,加快实验实训条件升级改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实验室智能化管理。修订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程序规范,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中心、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一流学生成长支持体系

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不仅是对人才培养结果的要求,更是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考量。学生的自我需求、兴趣爱好、特长潜力等个性特征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一是做好学生全学程支持服务。全学程开展学生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困难帮扶、心理咨询等,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探索学生成长增值评价和“档案袋”评价。逐步推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全周期、系统化的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深入做好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各专业编制学生学业指导手册,进一步加强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方案解读、专业认同教育,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二是做实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进政府。科学构建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鼓励不同专业背景师生协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三是做强科研育人平台。依托各级科研基地、竞赛平台,配备专兼职科创导师、企业导师,帮助学生科研启航,带动学生潜心研究,实现科研育人的融合效应。全方位挖掘科研育人要素,优化科研育人环节,建立研教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科、项目、产业的育人优势。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及早介入训练,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敢于创新和适应社会等综合能力。四是全员参与形成合力。高校教职员工要找准角色定位,在履行岗位职责时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土壤。强化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服务人员育人的主体责任,加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协同推进,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各自优势,凝聚起综合育人的强大合力。

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流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师资队伍现代化水准决定着教育现代化水平,师资队伍素质直接影响举办一流本科教育的效果。未来20年人类将迎来数字化革命高潮,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将因此承受结构性改变,因此,打造一流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体系迫在眉睫。一是注重教师能力发展。当前要重视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教师驾驭教学的综合能力,制订针对新任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等不同类型教师的培训计划,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建立能力超群、素质全面的“双师型”教师群体。二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助力青年骨干提升教学能力,如有的高校对新入职青年教师第一年安排一半的教学工作量,用于接受导师安排的听课、跟师学教等活动。鼓励教师国内外交流访学或到基础教育一线和企事业单位挂职。三是做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基层教学组织,出台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相关文件,守住基层教学组织基本规范,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功能,选树先进典型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增加教研室专项建设经费,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有序推进高校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四是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推进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教师分类评价,建立完善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效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职务评聘等工作的重要指标。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政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七、重视质量审核评估,打造一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我们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提升全员质量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4]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高素质人才队伍就形同无根浮萍。高校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利用多种渠道强化教学质量观,更新质量监控观念,凝聚质量文化共识。二是完善学业评价体系。严格学业标准,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严把毕业出口关,开列毕业生多元化评价清单,从品德表现、身体素质、学业成绩、学识能力、劳动素养等方面建立毕业证、学位证“2+X”综合评价机制。三是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紧扣高质量发展考核定量指标,突出前瞻性和精细度,以评促建。各专业要聚焦社会需求,建立健全各教学环节合格质量标准和卓越质量标准,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督导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控、管理评审、满意度监测等机制。坚持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实现教学质量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监控,形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评价达成的持续改进的闭环。厘清校院两级质量保障工作职责,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具体任务。加强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综合评估以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守牢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四是深入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从生源遴选、培养过程、就业状态着手,在师生中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大学的首要指标,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依据国家专业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建立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形成自觉行动、比学赶超、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的“合作+竞争”的质量文化,并内化为办学主体的共同价值追求。持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优化校园空间布局,完善学校教学保障设施,深入开展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建设,打造优美宜人的校园育人环境。

八、深化校内外双循环机制,打造一流资源共享共建体系

举办一流本科教育需统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双循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校内“内循环”的互补互通,建立校外“外循环”的取长补短机制,调度各类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效益,提高办学品位。一是创新优质资源共享共建。整合校内外、课内外、网上网下等各种资源,发挥不同育人空间的作用。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校友资源、社会资源等,进一步强化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建设自由贸易区、区域通勤圈、区块链雁阵、产业创新园。高校应相互开放课程、实验实践平台,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方位育人。继续推动开放办学提质增效,吸收借鉴国际知名大学先进办学理念,探索跨国联合培养新机制,提高学生国际交流学习能力。鼓励教师与国外同行开展教育教学合作研究,开发国际化教学资源。二是深化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高校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共建协议落地生根,全面加强部校协同、校企合作、校地联手,加强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的实训环境、平台和载体建设,推动高校、政府、行业、企业四方联动[5]。利用校内校外双循环模式,让区域、地方优质资源及时流入高校,支持共建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同开发教材课件、共同完善教学设计,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行业学院,优化协同育人模式。三是建设现代智慧校园。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现代智能校园、生态校园,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推进力度,构建智慧教学环境,突出文化内涵和校本特征,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建立智慧学习中心,创造多元、灵活、开放的学习和体验融合空间,推进“5G+”基于数据融合的智慧教学改革试点,研究ChatGPT等突破性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促进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建成全校资源共享的现代化智慧校园。

总之,高校要以“国之大者”的宽广胸襟增强创建一流本科教育的使命感,要在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增强深化高教事业改革的责任感,要在全球化人才竞争态势重组、人才培养体系重塑中增强涅槃重生、乘势而上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打造八个一流体系,运用“教学做合一”方法将其融会贯通[6],不断优化高校的教学生态、学术生态、师生健康成长生态,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扛起时代担当。

作者简介:张凌凡(1995—),男,江苏南京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环境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张边江(1979—),男,江苏东海人,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来源: 《江苏高教》202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