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阅读经典 2023年 第23期

发布时间:2023-08-30

《专业建设》

1.2022年4月季度电子商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 跨学科的内涵、机理及衍变路径

 

 

2022年4月季度电子商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摘要:2022年4季度,为更好复制推广前期成熟经验做法,为外贸稳增长增添动力,国务院同意在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再扩围;政府继续加力扩内需促消费,零售电商、在线餐饮等各电商细分业态迎来有利市场契机;“十四五”时期物流行业发展规划确立,在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同时,客观上也为电子商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再扩围

近年来,跨境电商在政策支持下成为稳外贸、促消费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根据此前的综合评估来看,前5批综试区大力推动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建设成效显著,有效助力外贸保稳提质。为更好复制推广前期成熟经验做法,为外贸稳增长增添动力,2022年1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

《批复》提出,同意在廊坊市、沧州市、运城市、包头市、鞍山市、延吉市、同江市、蚌埠市、南平市、宁德市、萍乡市、新余市、宜春市、吉安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焦作市、许昌市、衡阳市、株洲市、柳州市、贺州市、宜宾市、达州市、铜仁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拉萨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中国设立的第7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此前,国务院已分6批在杭州、宁波、天津等132个城市开展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根据《批复》,新一批综试区建设要复制推广前6批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在具体建设推进方面,《批复》提出,要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外贸优化升级,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要保障好个人信息权益,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批复》要求,各级主体要落实责任,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细化先行先试任务,突出重点,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扎实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综合试验区的协调指导和政策支持,切实发挥综合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研究出台更多支持举措,为综合试验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更好促进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

此外,《批复》还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统计体系,实行对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支持政策,企业可以选择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对经所在地海关确认符合监管要求的综合试验区所在城市(地区)自动适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政策,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

《批复》的正式发布使得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扩围,至此全国共有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全国31个省份,跨境电商综试区走向普惠阶段。此外,本次扩围包括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填补了西藏地区没有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空白;且此次扩容后,山东省实现了省内下辖区市的全覆盖,成为国内第四个实现省辖区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覆盖的省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不断扩围将加快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步伐,依托“9710”、“9810”监管模式、二手车出口试点等,持续推动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

二、政府继续加力扩内需促消费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不仅是加快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后疫情时代推动电子商务各细分领域恢复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方面,《规划纲要》指出,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做强做优线上学习服务,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支持便捷化线上办公、无接触交易服务等发展。

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充分挖掘闲置存量资源应用潜力。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顺应网络、信息等技术进步趋势,支持和引导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发展。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

在激发农村电商发展活力方面,《规划纲要》强调,要持续完善乡村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满足县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持续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在提升配套设施服务方面,《规划纲要》明确,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优化国家层面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支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优化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推动食品产销供的冷链全覆盖。

积极扩大内需不仅是我国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而且也是促进经济高效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后续实施方案的落实将进一步激发零售电商、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各新兴业态在提高居民消费积极性、扩大消费市场规模、提升市场主体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加速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为国内大市场的构建贡献有力支撑。

三、“十四五”时期物流行业发展规划确立

作为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对电子商务各细分领域产生明显带动,通过提升产品供给、消费配送等环节的运输效率,电商行业服务质量将明显提升。为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十四五”时期行业降本增效,2022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明确,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原则,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创新发展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现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物流企业成长壮大,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更加有力。

与此同时,《规划》作出六方面工作安排: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补齐内陆地区枢纽设施结构和功能短板,加强业务协同、政策协调、运行协作,加快推动枢纽互联成网。加强国家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联运转运设施建设,有效衔接多种运输方式,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实现枢纽间干线运输密切对接。依托国家物流枢纽整合区域物流设施资源,引导应急储备、分拨配送等功能设施集中集约布局,支持各类物流中心、配送设施、专业市场等与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对接、联动发展,促进物流要素规模集聚和集成运作。

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主要城市群、沿海沿边口岸城市等,促进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建设和高效联动,构建国内国际紧密衔接、物流要素高效集聚、运作服务规模化的“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四横五纵”国内物流大通道建设,要提升相关城市群、陆上口岸城市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规模化运行效率。加快“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

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围绕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装卸等领域数字化改造、智慧化升级和服务创新,补齐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航空物流等专业物流短板,增强专业物流服务能力,推动现代物流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

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把握物流需求多元化趋势,加强现代物流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推进现代物流服务领域拓展和业态模式创新。发挥现代物流串接生产消费作用,与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现代农业融合共创产业链增值新空间。提高物流网络对经济要素高效流动的支持能力,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和经济合理布局,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链联动和价值协同创造,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新形态,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强化现代物流对社会民生的服务保障。围绕更好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适应扩大内需、消费升级趋势,优化完善商贸、快递物流网络。完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物流设施网络,健全分级配送体系,加强重点生活物资保障能力。补齐农村物流设施和服务短板,推动快递服务基本实现直投到建制村,支撑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加快建立覆盖冷链物流全链条的动态监测和追溯体系,保障食品药品消费安全。鼓励发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障就业人员权益,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提升现代物流安全应急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安全和信息安全保护,提升战略物资、应急物流、国际供应链等保障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韧性。健全大宗商品物流体系。加快构建全球供应链物流服务网络,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充分发挥社会物流作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应急物流队伍。

此外,《规划》提出三方面发展任务: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动能。促进全链条降成本,推进结构性降成本;促进企业协同发展,推动设施联动发展,支持生态融合发展;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促进物流网络化升级;深入推进物流领域节能减排,加快健全逆向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现代供应链运行效率,强化现代供应链安全韧性;壮大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物流通道经济。

深度挖掘现代物流重点领域潜力。推进国际通道网络建设,补齐国际航空物流短板,培育国际航运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物流节点网络,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效能;完善城乡商贸物流设施,提升商贸物流质量效率;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提高冷链物流质量效率;完善铁路(高铁)快运网络,创新高铁快运服务;完善大宗商品物流体系,安全有序发展特种物流;完善应急物流设施布局,提升应急物流组织水平,健全物流保通保畅机制。

强化现代物流发展支撑体系。提升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规范物流市场运行秩序;健全物流统计监测体系,健全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加强现代物流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物流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物流科技创新支撑,建设物流专业人才队伍。

《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规划》的发布必将有力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助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国研网《电子商务行业热点研究报告》

 

跨学科的内涵、机理及衍变路径

 

摘要:推动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举措,但在推动跨学科实际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不少障碍,其根源在于未厘清跨学科的内涵和机理路径。本研究从知识生产模式出发,提出跨学科是对不同学科知识结构关系之间的动态调整,其本质是多主体、多形态、多维度的知识生产机制,具体表现为跨学科知识生产主体多元化且异质性,知识生产方式“整合化”,知识生产应用“情境化”,知识生产文化“思维化”和“统筹化”。基于内涵,总结跨学科知识的形成经历“知识分离-知识磨合-知识重构”三阶段,跨学科知识网络经历“知识裂变-知识成链-知识成网”三阶段,形成阶段展示出跨学科具有异质性、碎片化、协同性的特征。基于跨学科的本质内涵和形成机理,提出跨学科发展的三条路径:学科共生、学科共栖和学科共融。

关键词:学科,跨学科,知识生产,知识应用,跨学科生态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型知识生产模式雏形的出现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跨学科越来越重要,是否进行跨学科教育和科研逐渐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这凸显了学科的重要性,也验证了“‘基于大学,重构学科’到‘基于学科,重构大学’”①的合理性,学科的变化引导着高校的发展,因此曾经基于大学的学科俨然变成了如今基于学科的大学。随着学科重要性凸显,“跨学科”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国在国家和高校层面都进行了相关探索。在国家层面,对如何建设和发展跨学科进行了重要引领和指导,高度重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如2018年《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及“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②;2020年《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以及“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③。在高校层面,多个高校相继开展跨学科组织、跨学科研究中心探索,但却收效甚微,最终只是多学科的积累,究其原因是尚未清晰界定“跨学科”的本质与特征。因此,界定“跨学科”概念,明确其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跨学科概念内涵认知

学科与知识相关,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体系化分类的产物,是相对独立且稳定的规范化知识体系,起源于知识生产的创新和积累,但随着社会的创新发展以及知识本身内容和结构的分化、重组,极有可能突破已有学科的分类和既有的框架体系④,孕育知识的新增长点,而这新的知识增长点为跨学科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契机。

跨学科最初的学科形态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学—军事联合体。20世纪80年代后,技术创新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提出要求,跨学科应运而生,但“跨学科”一词是由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伍德沃斯教授正式提出⑤。之后,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跨学科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议题之一,学术界从事跨学科相关研究的学者纷纷对其做出解读。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和创新中心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中指出:“跨学科旨在整合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学科,这种学科互动包括从简单学科的认识交流到材料、概念群、方法论和认识论、学科话语的互通有无,乃至研究进路、科研组织方式和学科人才培养的整合”⑥。扎曼(Zaman)等认为,跨学科是混合多个学科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致力于创造出实质性的成果,但是在过程中各个学科保持自身的差异性。⑦约翰·阿拉姆(John D. Aram)认为,跨学科是一种研究能力,用来整合不同学科知识。⑧达妮埃尔·施特鲁普(Daniele C. Strupp)认为,跨学科作为不同学科整合的结果,包括多学科、复杂学科、交叉学科三种类型。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和归纳发现,学术界对于跨学科概念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其仍囿于学科层面,以学科的眼光看待跨学科,导致跨学科最终只能是多学科的积累,难以厘清跨学科的本质内涵。本研究尝试跳出学科,结合知识生产模式,从知识生产的主体、方式、应用及文化等方面演绎跨学科的概念内涵。

(一)跨学科知识生产主体“多元且异质”

从知识生产模式视角来看,跨学科并非是某个具体学科,而是对不同学科知识结构关系之间的动态调整,其本质是多主体、多形态、多维度的知识生产机制,表现形态为知识创新网络和知识聚合集群。⑩跨学科最终旨在建构基于学科、统筹学科但超越学科界限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应对单一学科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学科知识生产主体较为单一,由人为划分学科知识结构形态,并非是知识生产规律和知识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⑪与学科不同,跨学科知识生产主体较为多元化,是知识生产主体自然选择和发展的社会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凸显,高校象牙塔式的理想状态破灭,越来越多的外部力量加入高校的知识生产过程。如今,跨学科知识生产的主体不再局限于高校,而是由高校、政府、社会、企业、研究机构、公民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松散型知识共同体构成,具有异质性、自然性和开放性。所谓异质性,跨学科不同的知识生产主体对知识有着不同的需求,高校注重高深理论知识的探寻,政府、市场、企业及社会公众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应用性,致力于发展技能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知识主体间知识存量的差异导致了主体间的知识差距,从根本上推动各知识主体间不同知识的交流、交叉与融合。跨学科知识生产主体虽具有异质性且多元化,但各主体应竭力发挥各自效能,共同推动跨学科发展。在众多主体中,高校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在推动跨学科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引领作用。高校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调整原有的资源分配模式,突破传统的地域和学科、部门界限,破除旧有的、限制跨学科发展的人为管理壁垒,改善高校的知识生产关系。以问题为核心,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推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交叉融合,并组织其他多元主体共同促进跨学科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所谓自然性,跨学科主体结构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知识主体寻求不同的利益,主体间为了达到既定利益建立合作。所谓开放性,跨学科知识生产主体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外部适应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生产松散组织,与社会其他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依存。⑫跨学科知识生产主体的多元和异质性,有助于突破学术共同体的学科领地界限,促进多学科主体之间的流动性集成创新,形成多渠道的知识流,构建起全新的知识生态体系。

(二)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整合化”

知识整合是跨学科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知识整合过程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评价、摒弃、传递与融合等,其实质就是创新的过程。跨学科用整合的知识,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本身又是另外一种创新。在外文语境下,“整合”(integrated)一词,表示完整、整体、结合或者(各组成部分)和谐等意思。从词义来说,跨学科的整合就是将不同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创造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在中文语境下,整合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含了综合、联系、沟通、衔接等内涵。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整合是创新的代名词,如今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要求在整合中创新,在创新中整合。整合作为跨学科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创新的有力途径。与传统创新相比,跨学科的整合决定了创新的新高度。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整合是知识建构和知识生产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式⑬。跨学科跨越并打破学科界限,突破知识的疆界,通过学科之间的跨越,知识的流动经历整合—分化—整合的动态过程,实现知识在新的疆界里转移、流动和互动,最终通过整合和融合新的知识和思想,构建新认知模式的“生成”,实现知识的创新。由此可知,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可以产生新的生长点,是培育原创的重要途径。且从另一角度来看,在跨学科中,需要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跨学科知识生产应用“情境化”

学科的知识应用水平在社会需求敏感性和社会问题的实用性方面有所欠缺,不同于学科,跨学科的知识生产应用不是按照某个特定学科的操作规则进行,而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具有高度的应用“情境化”水平,体现出知识应用的精确性和适配性⑭。跨学科的出现基于问题导向,解决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实践、反思与再应用知识,是一种新的知识生产形式。

随着研究的专业化,不能再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而需用知识应用的情境来确定知识的界限,在应用中体现社会大众和目标群体的需求,即跨学科知识是具体情境下的,而且常常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在知识生产模式中,跨学科知识是在一种应用的情境中进行的,其生产是更大范围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跨学科知识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动态流动,希望对企业、政府和社会等产生作用,在流动过程中为满足各方利益,跨学科知识不断被谈判和协商,这就是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情境。由此看出,跨学科存在于特定的应用情境下临时聚合在一起的知识集群和配置之中。因此,跨学科具有很强的问题解决导向,是对高度专业化和本土情境化的应用之中的问题阐述的积极回应。跨学科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都是动态的,超过了单一学科界限,以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为参照模型,使得学科界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化和相对化。

(四)跨学科知识生产文化“思维化”和“统筹化”

虽然国家和高校层面已经意识到“跨学科”的重要性,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如建立跨学科中心或者设置跨学科课程,但往往流于形式,其原因是仍然运用“学科”的思维方式看待跨学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等难题,跨学科作为一种应对难题的思维方式应运而生。跨学科思维跨越并打破思维界限,整合并合成新的思维方式。所谓的多元,指的是在新型知识生产模式下,不同于单一学科的知识一元性,更加强调知识的多元性,而知识的多元性体现在对知识的阐释角度是多元的,对于同一个问题,需要跨越单一学科的思维界限,从多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去建构知识,这就是跨学科多元思维方式。如今在复杂的社会化网络结构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用超越于学科思维的方式去重新审视这些复杂问题。

另外一方面,跨学科是协调多学科知识文化的整体性概念。不同的学科知识主体,其学科知识和文化显然有差异,而不同学科的知识文化冲突削弱了跨学科知识创新生态与合力的形成。因此,跨学科的核心在于容纳不同学科知识文化以及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分析工具及理论体系等,以便不同学科知识主体之间进行真正的跨体系、跨院系、跨文化对话,形成跨学科知识的凝聚力和整合力,使得“1+1>2”。

三、跨学科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跨学科形成机理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跨学科整合知识的本质是围绕某一特定的目标,将不同学科知识资源进行整合或者重组。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并不是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资源进行简单叠加,而是知识的深度整合或者融合,如果只是简单的叠加,会使得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且渗透性较差。跨学科知识的形成围绕“知识整合”,经历“知识分离—知识磨合—知识重构”三阶段。

第一步,知识分离,即将相关学科知识“揉碎”,重新“洗牌”。单一的学科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专门化和精致化,而跨学科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先分散,后整合化”。因此,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首要步骤是将知识分离,但知识分离要依据特定的目标,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将相关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打碎,分解成不同的小知识点。第二步,知识磨合,即通过对相关学科内部的知识重新梳理,针对特定的目标,选择有利于目标达成的知识,摒弃不利于目标达成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有利于目标达成的知识进行磨合,即这些知识能否建立内在联系,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知识分离和知识磨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的“知识碎片化”,因此,在磨合之后,必须进行知识重构,将碎片化的知识重新整合。第三步,知识重构,即围绕核心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对已经磨合的知识建立内在联系或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和重组,但知识重构并不是将分散知识进行简单收集和汇总,而是对这些分散知识进行有机合并与综合,从而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

跨学科与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其体系是网络化的。跨学科知识网是由知识节点和跨学科知识链构成,集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各学科横向与纵向交叉延伸的网状跨学科知识体系。其中,跨学科知识链是指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各学科主体,以实现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为目的,各学科知识不断流动而形成的动态、交互链式结构。跨学科知识网的形成经历裂变、成链、成跨学科知识网三个阶段,形成路径如下。

第一阶段:裂变阶段

裂变一般指某一事物分裂变化,通常指从已经存在的事物中形成新事物的过程或现象。裂变过程是跨学科知识网络形成的第一阶段,是指各学科知识由于自身资源和体系的制约,无法独自解决问题,而要以问题为核心,自行裂变成新、旧知识节点,后续依据知识节点所起作用,决定其能否进入跨学科知识网络。如A可能裂变为{a1 a2 a3 a4…},B可能裂变为{b1 b2 b3 b4…},且在裂变阶段,各知识节点离散排列,但各知识节点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二阶段:成链阶段

裂变阶段中的各知识节点围绕核心而展开,尚未形成完整的跨学科知识链。链条,指连接不同知识节点的线路,各学科所裂变的知识节点经过交互整合,方能形成完整的跨学科知识链。如A裂变的某个知识节点与B裂变的某个知识节点交互整合,成为新的跨学科知识链,即AB={a1 b2}或AB={a1 b3}…。在成链阶段,各学科知识节点可突破学科壁垒进行双向动态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各知识节点整合重组,形成多条跨学科知识链。各跨学科知识链并非水平排列,而是纵横交叉分布。

第三阶段:成跨学科知识网阶段

在成链阶段,不同知识节点经整合重组构成多条跨学科知识链,各跨学科知识链错综复杂,紧密交织,最终形成立体的跨学科知识网。跨学科知识网络由多种类型的知识节点和知识链构成,属于异质网络。在跨学科知识网络中,跨学科知识存在于多维联通空间,并不局限于线性知识状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开放性。随着不同知识节点和知识链的不断加入,跨学科知识网络会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宽泛,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孕育和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跨学科的发展。跨学科知识网同时也是短暂的,一旦解决完问题,其功能也会消失,随着新问题的出现,新的跨学科知识网也会随之构建。

(二)跨学科特征

1.跨学科的异质性

所谓的异质性是与同质性相对立的。知识的同质性认为知识是体系化和普遍性的。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一些科学家开始反思知识的普遍性和体系化,发现任何知识的形成环境、产生方式都是有差异的,这就是知识的异质性。而正是由于知识异质性的存在,跨学科才会有价值。跨学科的异质性体现在知识和思维方式耦合创新。其一,知识耦合创新,跨学科的内在要求是突破学科的壁垒,实现知识的交融和整合,从而形成新知识。其二,思维方式耦合创新。要灵活运用跨学科的多元和非线性思维,将多种学科的思维方式进行耦合创新,从而形成新的观念,新的知识。

2.跨学科的碎片化

所谓的碎片化,一般将其理解为将一个完整的东西分裂为很多小块。从本质特征上来看,跨学科必然要经历碎片化阶段。⑮从知识体系上来说,跨学科更讲究“博大”,而在追求“博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知识碎片化。另一方面,跨学科的关键在于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在整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整合缺失或者整合失当造成了新的碎片。但反过来讲,这些碎片又是必须的。“碎片化”可以看作是知识新的进化的基础,正是这些杂乱无章的碎片为跨学科的整合提供了内容和基础,将毫无关联的碎片进行有效的联结,使其呈现出新的、更有意义的层级结构,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这是跨学科必然要经历的重要阶段。

3.跨学科的协同性

跨学科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和高度融合,这就是跨学科的协同性。跨学科的协同性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知识的协同性,二是不同学科文化的多元协同性。其一,跨学科的发生背景是日益复杂的“实践问题”,并非简单的理论逻辑,跨学科的关键在于整合,其根本在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协同创新,其目的是解决核心复杂问题,这就是跨学科知识协同性的体现。其二,不同学科文化的多元协同性。跨学科文化是跨学科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跨学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跨学科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文化,最终实现多种学科文化的动态聚合和融合,从而形成跨学科的独特文化价值观,实现学科发展价值的转移和共享,这就是跨学科文化协同性的体现。

四、跨学科发展路径探索

通过梳理学科与跨学科的内涵可知,跨学科的发展是学术的内在需要,是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跨学科最终旨在围绕关键问题,生产基于学科、统筹学科但超越学科界限的知识结构体系⑯。因此,跨学科的发展不是不要单学科,而是要在跨学科的框架中充分利用好单学科的知识深度,跨学科往往是对学科内部反思和颠覆,因此跨学科的发展需要厚植学科基础。在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过程中要处理好跨学科中各学科单元之间的关系,实现多学科共生、共融、共利自循环,建立强烈开放、复杂动态、协同进化的跨学科生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跨学科的优势发展路径。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基本单位,其核心强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学者阿什比第一次将高等教育与生态学建立联系,而跨学科内部同样也包含很多学科研究单元,且学科研究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对于跨学科至关重要,因此与生态系统有很高的相似性。综上,可借鉴生态学中“整体联系”与“动态平衡”的思想,分析和构建跨学科生态。在生态学中,相关学者将物种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共生和共融。从上文可知,跨学科生态中各学科研究单元的相互作用与生态学中物种关系类似,因此,可借用生态学相关概念分析跨学科中各学科研究单元的关系。在跨学科生态中,多个学科研究单元在共同致力于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或共生、或共融的互相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关系。本研究在构建跨学科生态基础之上,探索构建跨学科发展路径。

(一)跨学科发展路径:学科共生

跨学科发展的第一条路径,即各学科在保持自身存在的前提下,各学科之间相互整合和相互作用,也可称为“学科共生”。“共生”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是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意思,生态环境中的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后来相关概念被不同学科和领域借用,衍生出一系列“共生词汇”,如技术共生、区域共生、企业/组织共生、学科共生等。跨学科生态中的学科共生主要指多学科研究单元之间协同合作和互相作用,从而达到双赢的状态。其背后有多重涵义:其一,指多种学科的共同存在,且互为主体;其二,各学科之间互为需要,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动态平衡;其三,学科共生旨在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整体多利,达到双赢。

在跨学科生态中,各学科的学科水平、规模和资源都不同,因此学科共生发展又可以通过“强拉弱”“强强联合”两种形式展开。“强拉弱”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各学科在解决共同问题而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强学科在保持自身利益前提下,拉动和整合弱学科,使弱学科逐渐提升和发展,最终形成稳定、共生、平衡的跨学科生态。“强强联合”是指各学科就解决某一共同问题达成一致开展协同合作,在整合的过程中,带动各学科的利益和价值增加,互利共生,推动跨学科的发展。

(二)跨学科发展路径:学科共栖

共栖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共生协同。所谓的学科共栖,指在大学跨学科生态系统中,两个学科在致力于解决社会复杂问题而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其中一学科对另一学科形成较强的依赖性,通过利用和吸收另一学科的理论、方法和价值,以不断提高本学科的价值、创造能力和跨学科属性。在学科长期不断地积累和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理论、价值输出的学科保持了自己的优势和创新;另一方面,理论、方法和价值输入的学科通过不断吸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新,并通过逐步减少依赖性,实现两个学科的相互整合和交叉,最终实现跨学科的发展。

(三)跨学科发展路径:学科共融

学科共融,可以说是跨学科发展的第三条路径,也是跨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共融(full communion)是基督教的专有名词,后来被各领域借用,出现了经济共融、生态共融和学科共融等相关概念,大意指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价值的流通和转移,共同分享成果。

学科共融在整合现有学科资源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学科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作用,而是旨在完全打破学科边界,最终整合并融合为新的知识体系,这也正是跨学科创新性特征的重要体现。跨学科作为一种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不断创新,解决社会的复杂问题。

学科共融指不同学科领域通过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解决共同的复杂问题,将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并融合,最终产生知识体系的共享、创造和创新。由上文也可知,知识的整合、融合并创新是跨学科学科共融的本质内涵和核心。学科共融并不是彻底否定或抛弃学科,而是代表高层次的学科之间的交叉、跨越和融合,这也是跨学科的最高层次。虽然目前尚未有完全实现学科共融的跨学科生态,但随着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学科共融指日可待。

一般来说,在跨学科生态中,互补性协同进化是促进学科共融的主要方式。互补性协同进化是指跨学科生态中各学科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促进互补性协同进化的主要方式为移植,移植方式主要包括两种:通过学科之间方法和理论的渗透移植,促进学科共融,形成新知识体系的生长点。跨学科的关键在于可以围绕核心问题,发现原是独立学科之间的新联系或新方法,即寻找到可以移植的要素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外延上更加广泛或者内涵更加深刻的新的知识体系,形成学科共融,促进跨学科无界生态的形成。

本研究认为,跨学科发展的三条路径分别是学科共生、学科共栖和学科共融,打造跨学科无界生态。但是这三条路径并非毫无联系。学科共生和学科共栖是跨学科发展的第一阶段,共生和共栖是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两种方式。学科共融是跨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只有学科共生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促使学科共融,不断促进跨学科的发展。

注释:

①王建华.大学变革的双重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1,(8):39-42.

②三部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809.htm,2018-08-27.

③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2/content_5545939.htm,2020-09-22.

④施晓光.重识学科本质特征、生长逻辑与价值功用—兼论学科建设的几点策略[J].大学与学科,2021,(2):1-12.

⑤刁娜.跨学科研究的哲学探究[J].学习与探索,2015,(1):33-36.

⑥OECD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Interdisciplinarity: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Washington D. C.:OECD Publications Center,1972),25.

⑦Gheorghe Zaman and Zizi Goschin,“Multidisciplinarity,Interdisciplinarity and Transdisciplinarity:Theoretical Approach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trategy of Post-Cri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conomics,no.12(2010):5-20.

⑧John D. Aram,“Concepts of Interdisciplinarity:Configurations of Knowledge and Action,”Human Relations 57,no. 4(2004):379-412.

⑨Daniele C. Strupp,“The Nature of Interdisciplinarity?”The Association of General and Liberal Studies,no.30(1997):97-105.

⑩赵哲,杨玉.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超学科逻辑及行动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9):47;黄瑶等.知识生产模式Ⅲ促进超学科快速发展的特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6):37-45.

⑪赵哲,杨玉.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超学科逻辑及行动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9):49;田贤鹏.论学科内生发展逻辑:从知识生产演化到学科制度生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3):60-65+86.

⑫赵哲,杨玉.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超学科逻辑及行动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9):51.

⑬李学书.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模式构建及问题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9,(10):59-72.

⑭迈克尔·吉本斯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⑮关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及其整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40-44.

⑯高磊.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⑰赵坤等.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内涵、关系与环境[J].江苏高教,2012,(6):13-16.

作者简介:马永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张晓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

 来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