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阅读经典 2023年 第18期

发布时间:2023-05-22

《质量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笔谈)

 

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林蕙青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总书记的报告举旗定向、擘画指引,为我们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努力造就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攻坚任务。要破除政策性和体制机制性障碍,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机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要加快重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在破解世界科技前沿难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产业发展等方面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区域布局上的短板弱项,加快建设步伐,服务建设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重大战略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积极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扶持冷门学科专业,加强应用学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围绕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用人才汇聚、服务贡献、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提升中西部高水平高校发展的“自身造血”能力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服务能力,切实提高中西部高校自身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匹配度和贡献力。

持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针对改革的重点难点,勇于“啃硬骨头”。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考试评价和管理体制机制等系统性、综合性教育改革。着力推进以重立德树人、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为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完善以教学贡献为核心的教师培训考核、奖励晋升政策机制,积极构建高校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在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进程中下好先手棋,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科教兴国新征程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管培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十大报告中教育内容的显著特点,一是将教育从社会建设与民生领域单列出来,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之后,作为报告的第五部分专章论述,更加突显科技、教育、人才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加突显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二是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阐述集中论述,更加突显教育、科技、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内在联系,教育科技双轮驱动、互为支撑,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位一体系统集成、统筹部署。党的二十大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科教兴国开启新征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刻领会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教育既是民生之首,更是国家发展战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强调教育是民生之首,旨在适应这一变化,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归为民生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的属性与独特功能,决定了它不仅为大众提供教育机会。高等教育肩负着促进教育公平和追求卓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双重任务。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寄托着亿万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要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全力以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汇之际,“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达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当前现实利益和长远根本利益的根本结合点。高等教育战线要不负神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厚植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加突显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中,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根本在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基于我们党对于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新中国70多年的教育成就是“中国奇迹”的奠基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7.8%,十年翻了近一倍,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竞争力排27位,总体呈上升趋势。进步最快的3个影响因素之一是高等教育。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于我国新发展格局需求,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要按照二十大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加突显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紧迫要求。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拔尖创新人才是核心与关键。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四个面向”,全方位谋划人才培养,优化结构布局,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集聚功能。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同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现新突破。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加突显科教融合趋势和高等教育对于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教育、人才系统集成,是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的制度创新。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进一步突显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紧迫性。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都具有天然优势。要充分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将更多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放在大学或委托大学。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知识生产方式变革,主动服务“国之大者”,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着力破解制约有组织科研的难点堵点。鼓励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有组织科研与“双一流”建设相结合,加快高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参与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担纲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自主创新,产出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为建设自主知识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加突显高等教育对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大意义。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驱动。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校同时肩负着人才培养与人才集聚的重任,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要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建设高校教师队伍人才高地。要特别重视培养造就青年人才队伍。尽快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政策。提高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深化评价考核制度改革,让教师从繁文缛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解放学术生产力。

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张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出专门部署,进一步凸显了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引领性、战略性地位。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强有力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从新时代的战略性看,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从新时代的人民性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立足打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强化公益性、质量与公平相统一。从新时代的民族性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新时代的世界性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要坚定文化自信、教育自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力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范式。

二是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内涵,勇担教育强国建设新使命。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积极妥善应对竞争压力与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推进高等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要求,高校要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支撑的一流学科体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体系、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学化教育评价体系,找准改革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推动办学育人事业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上实现新的跃升。

三是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扛起一流大学建设新责任。立足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校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创新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模式,建立红色育人长效机制,探索智慧思政教育新手段;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国之重器,以加快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 张大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对人才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作为人才自主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内涵发展,着力建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一流育人体系,大力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一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完善协同育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形成党建引领、德学兼修、数字赋能、协同育人强大合力,把党建和思政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发挥高校党建育人优势,努力把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党建育人全过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大思政”格局。

二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要强化素质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完善德学并重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培养。要深入推进“四新”建设,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医药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范式。要持续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际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把各类优质资源转化为高校的发展资源和育人资源,大力推动高校与各方力量协同育人。

三是以加强师德师风为核心,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我们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搭建大平台,引导教师把自己的学术追求同国家的需要统一起来,在大平台上成就大事业。要弘扬“大先生”先进事迹,树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职责的理念,激励广大教师崇尚先进,对标先进,学习先进,成为先进,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以师德师风为核心的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方面严把师德关。

四是以聚力科技创新为契机,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需要人才。我们要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做实做细,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进一步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与国际优质科技资源共建科研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中国贡献,让世界共享中国智慧、分享中国经验。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监事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监事长 孙维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大政方针,是一个高举旗帜、指引方向、引领时代、开辟未来的报告,也是一个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是认真学习领悟二十大精神实质,抓好贯彻落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监事会的首要政治责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领悟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深刻领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更加深刻领悟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更加深刻领悟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监事会要读原文、悟原理,在全面学习系统学习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在履职尽责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努力把握教育强国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积极把思想认识转化为监事工作真抓实干的动能和效能,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当前监事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细化目标任务,制定落实方案,持续在学会防风险、护稳定、深改革、促发展上助力,以高水平监督,服务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把好把准政治定位,做好监督保障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学会的工作,既有政治性、政策性,也有学术化、专业化的特点,是高等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监事会要着力推动和助力学会工作始终与落实党的部署要求同步伐、与教育部中心工作同频率、与高校育人实践同发展,在学会的正确领导下,突出工作自觉,体现责任担当。始终在监督内容上体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目标导向,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构建好工作格局,优化监督制度化流程,注重监督实效,强化作风,有效作为。

三是围绕立德树人任务,发挥保障作用。党的二十大更加突出了科教兴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了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以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己任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迅速迈入服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监事会将按照学会的统一部署,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体现在监督工作中,把立德树人内化到监事会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监事会作为学会治理的内在组成部分,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在监督中保障,在保障中服务,立足学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上努力开展工作,助力学会高质量实现“四个服务”的目标任务。

四是坚持自我革命精神,推动监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学会监事会要以党的自我革命要求引领监事工作,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切实肩负起监督工作的责任,自觉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监督职责结合起来,既全面推进,又突出重点;既抓好当前,又着眼长远,找准学会事业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以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找准监督的切入点、服务的结合点、保障的契合点。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服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学术社团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中的使命与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徐小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人才强国战略,并对为什么要重视人才、需要什么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使用人才等关键性问题作出历史性解答,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谋划了方略。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强国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12个强国、11个国家战略,其中人才强国是强国战略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关键性环节、核心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人才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发展布局、培养规格、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在人才战略地位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第一”论断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科技与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人才在“三个第一”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在人才战略目标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领域等不同层面指明了人才战略方向,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队伍目标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军队建设要坚持“人才强军”等。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战略目标的重要指示表明,人才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竞争奠定人力资源基础,为创新发展提供前瞻性、精准性的优质优秀人才保障。

第三,在人才发展布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可见,人才布局必须根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总体战略谋划,充分发挥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中国优势。

第四,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学校、个体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关键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德才兼备”“建设者”“接班人”“时代新人”等培养目标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方向与标准。

第五,在人才体制机制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有没有用好人才是提高社会竞争力和人才效益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历史表明,人才竞争不仅要看有没有人才,更要看是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对人才选拔、使用提出了战略性判断与指导原则。

人才强国战略事关党和国家命运,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高等教育界必须承担神圣的时代使命。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强国中的先锋队作用

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必须适应时代变革、锐意改革创新,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以更大的作为服务党的中心任务。

一要树立正确人才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理解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高等学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新时代人才引育工作,立足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决杜绝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走错、走偏、走歪,坚决纠正重才轻德、才高德薄的教育弊端,坚决避免长着中国脸、缺乏中国心的教育恶果。

二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学谋划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以优秀人才支撑创新发展。高等学校要根据办学基础与特色,主动前瞻研究、快速适应、积极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等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优势,以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引领产业行业发展,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

三要瞄准国际前沿,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以世界一流人才助力现代化强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赋予我国高等学校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要主动瞄准国际一流学科专业与尖端研究领域,在深入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提升办学实力与竞争力,成为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主力军、进入世界高等教育舞台的中心地带。

四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标准,完善新时期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高等学校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调整专业布局、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推进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要提高人才使用效益,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以提高创新绩效、鼓励社会贡献为导向,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人事制度、学术制度、工作制度、财政制度、评价制度等系统性重塑,以制度创新打造国际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以天下英才助力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马陆亭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两个大局战略高度和新时代新征程历史阶段,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部署,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其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些对指引高等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围绕高等教育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议题谈几点体会。

第一,以创新为牵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同步发生和交织演进。其中的逻辑是:民族复兴是百年变局实现的主要标志,科技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力之争是经济、科技之争,深层次反映在人才、教育之争上。创新成为迈向未来的通行证,创新关键在人、核心在人,任何创新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才水平决定着创新的高度。较之于其他层次类型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最为直接,人才培养总体上要以创新为牵引开展。各类人才都要有相应的创新能力,拔尖创新人才要具备突出的创新思维能力,应用型人才也要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把知识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通过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就对高等教育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源于思维,实现成就现实,既创又造,思维力和实现力成为关键。为此,我们要加强改革探索,在办学模式上深入开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前进中的问题,勇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在教学模式上面向数字化时代推动教育范式变革,突出对学生的思维力和实现力培养,造就引领未来形态的时代新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国家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第三,重视一流大学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牵动作用。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的支撑,一流大学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二十大报告在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即统筹阐述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和实施路径,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说明他们是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共同会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并都由教育牵头。“双一流”建设大学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是整个教育链条的最高层次,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更加重大。大学培养人才,人才支撑大学,教育和人才密不可分。

第四,在高水平开放中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世界科技革命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着发展对创新的依赖。从硬实力看,对外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对内是经济转型的要求;从软实力看,对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明新形态需要,对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本质要求。因此,必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世界各国对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不是孤岛,而是在高原上起高台、高台上筑高峰,高等教育的体系支撑、体制活力非常重要。

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叶齐炼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凸显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宏伟构想作为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其重要意义。

首先,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都将“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伟蓝图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传承和延续了这一重要思想,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视野和高度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宏伟构想。

其次,创新守正。创新性地指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为“全民”学习服务,它突破了继续教育的范畴,从“大教育观”出发,以人民为中心来构建覆盖国民教育体系,涵盖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的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和国家,建设每一个人可持续、可创新、可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

再次,在“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上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大国”。因为,只有“学习型大国”才能实现和支撑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最后,其路径就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来实现人学习的现代化。“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就揭示“教育数字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新视野和新高度进一步揭示了在大数据时代,“教育数字化”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意义。

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改变观念。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要求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发展,宣布了“一次性”学校教育时代的结束,“毕业”这一传统概念成为历史,需要我们树立持续性学习和再学习是每一个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建设和发展重要基础的观念。

二是打造未来智慧学习环境。推进学习信息化,需要打造教育信息化和学习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适合学习的远程教学、数字教材,建立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智能学习环境。

三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大国需要的教育体系。优质的教育体系一定是适合于全体国民和每一个人一生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它要求国民教育体系里的学校教育不仅面向在校学生的学习服务,还要面向不在学校教育体系里的全体人民的学习服务,共同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和体系。

总之,当全体人民都能享有终身学习的权利,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就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实现之时,它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环境支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阎光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是党和政府历来关注的议题,也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老话题。在如今较为严峻的国际形势与背景下,开展与之相关的讨论不仅在形势上有迫切性,而且还有着一种关涉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社会繁荣乃至民族复兴的特殊意味。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脱颖而出有其自然规律,它涉及个人禀赋、意志力和兴趣动机的满足以及有利于个体潜质发现、潜能挖掘和潜力发挥的环境支撑。这是一个纵贯个体早期家庭环境、中期学校教育以及后期职业生涯全程的系统性工程。简单地说,家庭赋予子女以何种教育期待和价值预期,学校能否满足个体顺合其个性和意愿自然成长需求,职业与工作环境是否能够以公平的资源分配为个体尽其所能的发展营造文化和拓展空间,都是构成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件。以上诸种,其实也多是常识,多年来围绕上述各环节也不乏众多深入的理论探讨,但在政策、制度以及机构运行层面,实践效果似乎总是难尽如人意。

具体到每个环节,原因错综复杂,也实难以条分缕析。因此,如果我们以一种更为超越的跨国比较视角,回溯和反思40多年来我们的人才培养及有关政策实施历程,至少对其中存在的某些基本问题会有个总体认识,因而或许有利于我们澄清未来的思路。以此为出发点,在最为直观和笼统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去反思的一个议题就是关于“人才情结”。

的确,40多年来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赋予了我们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从早期的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到近期的解决“卡脖子”问题人才的历史与当下现实需求,我们其实一直有着浓厚的“人才情结”或不妨称其为人才焦渴症候。这种症候既是改革的动因,同时它又是改革不断面对的新困境与新现实。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校,大学中的少年班、珠峰计划、各种人才学院和实验班、众多人才项目和计划……。政策与项目出台了不少,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或效果,譬如在满足社会各领域应急人才方面就较有成效。然而,无论是在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研究领域,真正能够实现由0到1突破的颠覆性创新人才依旧付之阙如。而与此同时,上述政策的另一面效应也逐渐显现,择校现象、影子教育、各种竞争性选拔、大学生中的内卷、教育评价中的“五唯”,学术评价定量偏好……,如此等等,又在一定程度上折损了政策设计的预期效应,甚至背离了其初衷。不止于此,它还一定程度激发了全社会的家庭教育焦虑、学校应试焦虑、大学排行焦虑……,如此不一而足。这种普遍焦虑的氛围,反而抑制了人们依其禀赋、意趣与志向各尽所能、各显神通的自然成长,尤其不利于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如何摆脱这种困局,或许我们真有必要全面反思这种人才情结。不同类别特别是卓越人才的生长需要有合其性状的生态,教育是慢工,急不得更不能揠苗助长。特定情势下,对各类人才以及某种特型人才的“急用”,恰恰来自不急躁不浮躁的研究积累和人才储备。如今我们痛感“卡脖子”之痛,岂不知这种痛点正源于多年来我们在人的教育和人才政策上的急切、激进乃至冒进。二战中的美国所彰显的军事科技优势,其实大多得益于战前甚至没有得到任何联邦政府支持的大学丰富的人才储备与研究积累。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保持平时的不慌不乱,才能到急用的时候左右逢源。

最后,有必要重申,如果在拔尖创新人才诉求和支持上我们需要有急切心,需要有战略规划意义上的“有为”,那么,在人才培养与使用的环境营造方面,或许我们恰恰需要有平常心,需要厘清在哪些方面少些干预甚至不干预的“无为”。在环境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上,徐与疾、动与静、眼前与长远、有为和无为,并不是对立而是相得益彰。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急切情结,不能成为僭越人才成长规律的行动,否则难免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困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与人才三大主题做集中阐述,三者关系中,我认为,教育为体,科技为用,人才则是体用结合,是体与用的对立统一,体稳在面对急时才能更应付裕如。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 周建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做了系统阐述,重点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如何实现大有可为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

一、职普融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地位。这一表述,在2022年4月2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国家从法律层面明确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职业教育更高的法律地位,接下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落实同等重要地位,如何实行职普等值、职普融通问题。

曾经几时,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在职普分流问题上强调了初中后分流即高中阶段大体相当,高中后分流即高等教育阶段半边江山的引导政策,并一直加以坚持,但在实践中引起了争议和挑战。从全国范围看,相当一部分省份都没有达到这一指标要求,在理论界也引起了讨论和争论,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则规定: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这就给职普关系提出了一个新命题。

职普分流是我们国家教育结构政策的一个新的内容,为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协调融合,我们要与时俱进研究教育结构。从当前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进而促进人才结构优化的重点之一;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积极稳妥办好职业本科教育,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同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之策、融通之道,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明确强调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必须弄清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对此,学界都在进行广泛深入探索。我个人学习理解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它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从服务面向看,它主要面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二是从培养目标看,主要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从培养机制看,主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四是从培养重点看,主要是就业创业能力。应该说,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最具有鲜明标识度的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此,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还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对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城市,乃至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十大报告再一次把产教融合写入大会报告,必将极大推动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三、科教融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道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由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层次组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层次上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随着职业教育从外延扩张到向内涵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科技含量也相应越高。因此,在推进产教融合的同时,必然要推进科教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教融汇”,这既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理念创新,更是对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我理解,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必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切实承担好职业培训这个法定职责,同时要在推动技术创新尤其为区域产业和中小企业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方面提供服务,必须探索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机制,把产教和科教结合起来一起抓,要抓好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要发挥技术创新协同中心作用,要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要加大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中的科技含量,尤其是要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新要求,增加科技元素,丰富和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积极探索职普融通新体系、产教融合新路径、科教融汇新举措,努力做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功课,切实推进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转为大有作为。

作者: 林蕙青 管培俊 张军 张大良 孙维杰 徐小洲 马陆亭 叶齐炼 阎光才 周建松

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