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阅读经典 2023年 第13期

发布时间:2023-04-24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1.内涵式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探讨

2.双减背景下民办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内涵式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数学教学水平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突破这些困境,提高数学教学水平,除外部要加强质量督导外,更要从内涵上加强建设。名师引导,同事互商,自我反思等方式,将从内涵上提高民办高校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水平,内涵

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一直是党中央重点关注的事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过。高等教育要想变得强大,必须要提高教学水平,这也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而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进入21世纪,各高校越发重视提高教学水平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回归大学的育人本源已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但当前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却饱受诟病,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提高教学水平面临多重困境,故研究一些策略来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非常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1 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各种民办或独立院校应运而生。这些新建院校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的提高举步维艰,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1)能力层面:民办高校招聘大量毕业研究生,但研究生教师普遍教学能力不足。

民办高校成立后需要大量师资补充,为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办学实力,大量的毕业研究生被招聘进高校,其中也有少量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尽管毕业研究生大多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但由于他们大都并非师范类院校毕业,这就导致他们不一定有较好的传授管理能力。调查发现,新进教师虽然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工作热情强烈,但传授能力一般,表达沟通能力欠缺,管理学生的能力有待加强。这些因素造成课堂教学乏而无味,学生容易失去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也未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和锻炼,老师的教学水平处于较长时间的摸索阶段。

(2)考核层面:教学科研双中心地位确立后,加之科研考核的需要,民办高校逐渐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氛围。

科技关乎这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研,科研任务、科研目标和科研考核不断加码,教学相对而言受到了轻视。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跟科研成果密切相关,高校的排名多以科研作为导向,这就导致高校逐渐形成以科研为主的评价体系。高校院系向教师下达科研考核任务,而教师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或保住目前的职位,只得把科研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时间和精力上更多地向科研倾斜,教学被排挤到边缘位置。教师对教学的不重视,对自身教学能力水平的忽视,故民办高校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3)架构层面:在校-院-系组织架构下,教研室的教研功能不断弱化。

曾经的教研室是一种教学研究的组织,教师在教研室里探讨如何备好课,上好课,课后习题中的难题如何解答,教学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有些知识点如何讲解学生才能更易于接受理解,共同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学水平等,其有效保障了教学的集体化与组织性,使教学包含了集体的智慧。而随着校-院-系组织架构的形成,教研室的教研功能逐渐消失或名存实亡,实际上成了办公室。教师的教学缺少有效约束,教师个体随心所欲的教学,成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障碍,单打独斗,缺乏集体智慧和必要的信息交流,教学水平难以提高,钻研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成为教师次要考虑的责任和义务。

2 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必要性

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创建一流高校和学科是党中央“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写在五年规划之中,写在党的重大文件之中,可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2.1 提高教学水平是强国兴邦的重要环节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许多方面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长期向好,但大而不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作为大规模培养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教学水平,人才质量才会提高,经济社会才会进步。

2.2 提高教学水平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动力

教育质量关乎着高等教育的前途,教学是高校生存的本真,特别是民办高校,政府没有投入,全靠学生的学费作支撑,只有培养的人才质量过硬,社会口碑好,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源进来,学校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所以民办高校要脚踏实地进行教与学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才能发展得长远。

3 内涵式提高民办高校数学教学水平的策略与措施

大学数学以其深奥、难懂、晦涩而闻名,而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更是对大学数学望而却步。不想学,听不懂成为常态,而大学数学本身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而专业课又关系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故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底层逻辑是要提高各专业基础课如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从内涵出发,即采用名师引导、同事互商、自我反思这三种形式,让教师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地提高教学水平。名师引导即由教育教学名师、专家、口碑好的资深教学专业人员,通过专题报告,辅导讲座,现场教学点评等方式,手把手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当然,教师也要积极主动的听取名师的报告和指导,虚心求教,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事互商是指教研室老师间互相听课、评课,交流备课上课,集体探讨问题,集体处理难题等方式研究探讨,教学能力水平才能共同成长提高。听课和评课是常见的教研方式,它们对教师合作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专业成长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听好课与评好课,一是要建立健全听课与评课的制度;二是要保证全过程、全身心地听好课;三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客观公正地评好课。注意评课形式和参评对象的多样性。评课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要全面公正客观。可进行多种类型、多种方式、多种维度的评课,如直接式和间接式,口头式和书面式,个别式和集体式,专题式和全面式。自我反思是指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过程是否有道德、情感上的教育。好的课堂,既要清楚讲解知识,还要使学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指引和提高。不仅要反思上课,也要反思备课,对整个教学的流程进行仔细的反思梳理,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要进行反思,如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业,还有阶段性测试成绩等,深入思考由学习效果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原因。教师要实实在在地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反思,好的地方继续坚持,不足之处尽快改进完善,不断内化沉淀精进,做到教学相长。

3.1 提高教研室的地位,重塑教研室的教研功能

教研室是目前高校组织架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置的初衷是进行教学研究交流的重要场所。教研室促进了教师进行教与学的交流探讨,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工作的不坐班制度,无形中高校领导和教师忽视教学钻研与教研室在高校的作用被弱化有直接关系。一方面,教研室要重新定位其功能,让其回归到本真上来,要改变过去作为教学任务执行单位的角色,将自身定位为教师教学研讨与交流的平台,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教研室的结构功能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不能仅仅是组织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交流,要跨课程、跨学科的交流探讨,要重视跨学科学习、“互联网+”学习、研究型学习。

3.2 学院内建立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加强学院教学研究的管理与组织,成立教学研究委员会,负责全院的教学研讨、教学交流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成立若干个教研小组,以教研室为依托,教师通过集中对话、协作、观摩、帮助等方式,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并就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前沿教学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并鼓励和支持遇到教学困难与难题的教师主动向其它教师求助,形成互帮互助的教学氛围。名师引领方面,学院教学委员会组织一批教学名师、资深教授、教研人员,深入教师课堂听课,通过现场指导点评、课后反馈等方式,实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自我反思上,学院鼓励教师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与反思,规定教师每学期围绕教学情况,学生学业考核情况,学生评教情况撰写总结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每次教研室组织的教学交流研讨会,要求教师就自己最近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式的发言,教学培训后,组织教师集体交流,谈感受,讲想法;鼓励和要求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申报关于教学问题的研究课题。

3.3 成立院校间的教学研究联盟

不同教师之间通过信息与教学经验的交流达到共享,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的提升,所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需要不断引入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教师获得教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高校对内不断挖掘本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与外校同类型院系之间的交流,开展跨校的教学研究,成立校际间教学研究联盟。不同高校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差异,即使面对相同学科,其教学也会存在不同。这些差异化的知识与经验是教学研究极其珍贵的资源,能够让不同高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讨,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启示与能力的提高。跨校在同类学院间成立教学研究联盟,能够利用各学院的合力节省教育资源,扩大信息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结论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高等教育上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俨然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当下,我们要由大到强搞好高等教育,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做强高等教育的关键,提高教育质量很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要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必须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才会落地生根发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才会更上台阶。

作者简介:李志惠(1978-),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数学教育教学。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24期

 

双减背景下民办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给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契机。本文聚焦于“双减背景下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分析了“双减”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概括了“双减”政策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在分析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双减”政策下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关键词:“双减”政策,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虽然不是针对学前教育的,但其本质上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重塑。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前教育应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并深化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民办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更应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优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1 “双减”政策下的学前教育及其新要求

“双减”政策的落地,无疑将我国整个教育生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规范与重整,也为我国的教育理念从“重分数”向“重育人”的转变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与此同时,“双减”政策也将带来教育行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重大变革。

1.1 “双减”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1.1 幼儿园“去小学化”

与“双减”政策相呼应,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学前儿童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具体提法。《意见》指出,禁止幼儿园开设学前班,禁止校外的早教、幼教等补习机构对学前儿童进行超前教育,幼儿园继续“去小学化”,并做好入学准备教育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提法不仅从学前教育的角度进行阐述,还强调幼儿园“去小学化”也是小学教育的责任,小学必须严格执行就近入学,不允许小学“按成绩招生”,禁止小学“教学起点高”,同时要求小学全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因此,幼儿园应承认并尊重学前儿童的个性差异,为学前儿童的全面自由发展创设舞台,通过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挖掘学前儿童的潜能,坚决摒弃“学前教育小学化”。

1.1.2 淡化学科知识的传授

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能提前学习小学的学科知识。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从扩大生源的角度出发,全然不顾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向学前儿童开设了外语、写字、计算等小学学科知识的课程。这不但损害了学前儿童身体健康,还不利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双减”背景下,学前教育机构应坚定落实“淡化学科知识”的政策,让幼儿园工作的重心重新回归到“规范学前儿童行为习惯”和“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兴趣”方面,并向家长普及“幼儿园不是不教知识,而是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得经验、习得习惯”的教育理念,同时让家长了解为什么“提前学习小学学科知识的优势是一时的,危害却是终身的”。

1.1.3 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

我国于2021年10月底公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在“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尤其是向家长普及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的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科学的家庭教育将会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历来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从我国学制的发展可以看出,近代以来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经历了幼儿园“辅助”家庭教育、幼儿园“协助”家庭教育、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趋向互相配合的演变历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1.2 “双减”政策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学前教育教师作为响应“双减”政策、落实其发展性成果的价值主体,同时也是学前儿童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实现共同发展的价值客体,必须加强对“双减”政策下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面对新的形势,民办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优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贯彻学前教育“去小学化”、淡化学科知识传授的理念,积极将家庭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民办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整合各种资源,通过拓展实践教学渠道的方式,让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职前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职业环境,熟悉日常教育、保育工作,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情意,并最终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2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状况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源源不断的需求,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大幅度提高。其中,民办高校在推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实践的途径以及人才培养与用人结构的适应性等方面来看,我国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公办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同质化倾向,其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是参照或模仿公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具体到教育教学方面,表现为“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技能”。“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换言之,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但影响着后续教学大纲的制定,而且限制着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培养目标结构来看,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有专业理念、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四个模块构成。受人才培养目标的局限,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会使教学大纲的制定无所适从,难以协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专业技能的实践性之间的关系,这将最终作用于学生的专业性发展,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参差不齐。

2.2 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整合

我国公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较多关注的是课程结构是否有逻辑,知识内容是否完整。这种课程设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但这种课程设置的缺点也不容忽视,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割裂。

而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借鉴公办高校的同时,也继承了这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优点和缺点。这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定位的民办高校危害更大。整体来看,这种学科本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缺乏整合,导致课程的选择重“量”而不重“质”,课程内容繁而不精。以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科学、社会、艺术、语言、健康)课程为例,五大领域课程被机械的、孤立地放置在不同学期,没有考虑与其他支撑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这门课有数门支撑性课程,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这门课却没有支撑性课程。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

2.3 专业实践不足渠道单一

随着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带来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机会匮乏,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甚至到大三结束时还没有真正去过幼儿园见习。缺乏幼儿园实地见习会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教师生涯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很难理论联系,成为幼儿园新进教师之后需要过长时间完成角色转变,面对教师生活与职业预期不匹配更容易离职……从个体角度来说,这不止浪费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己的宝贵时间,影响了其从学前教育师范生到幼儿园新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从社会角度来说,这也影响了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开展。

在民办高校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虽然很多民办高校已经在尽量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来解决专业实践场地不足且教育见习渠道单一的问题,但要想解决专业实践场地不足和教育见习渠道单一的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例如,很多民办高校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止有课内实训,每学期还安排来1-2周的专业基础课程的集中实训,与此同时,还通过购买和使用幼儿园仿真见习软件来弥补教育见习场地不足的问题,甚至不惜重金在学校建立幼儿园模拟实训室来开展教育见习,但是这些与前往幼儿园,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开展教育见习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3 “双减”政策下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双减”政策本质上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重塑。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需要深化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双减”政策不但给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契机。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办学性质,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优势,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3.1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依据学前教育教师岗位的能力要求来制定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学前教育领域各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把教师岗位能力要求与学科知识教育两者同时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于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应避免大而全、面面俱到的表述方式,应结合民办高校自身条件和发展特点有所侧重。如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能在幼儿园、保育机构、早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育教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双减”政策下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民办高校师范生的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学习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大二结束时,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对专业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差别化的学习;其次,拓宽专业导论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学前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新型专业教育方向,根据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用人单位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率。

3.2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能有效推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民办高校应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融合,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考核要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为学生的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条件。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与实施,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发生了扩大,幼儿园教师不但要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应起向学前儿童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学前教育教师在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应具备科学的育儿知识,能够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与策略。基于此,民办高校更应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优势,增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并把家庭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

加强“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在原有培养学前教育学生学科基础知识能力、保教能力、管理能力、反思与沟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综合育人能力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应立足幼儿园,以社区学前教育机构为补充,通过“拓、挖、引、学”,开发一批与学前儿童的兴趣和学前儿童家长的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特色化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的原有课程体系的更新。

3.3 拓展专业实践途径

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方面的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合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保持其固有的敏感性,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实践途径,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合作,从源头上构建学前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原有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面向儿童、沟通家长、融入社区”的理念,全面利用各种资源,深挖专业实践渠道。进一步加大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的力度,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如民办高校为学前教育学生创造在传统的幼儿园、保育机构、早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社区资源,鼓励学生面向社区、深入社区开展专业实践。引导学生对社区教育资源的了解和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有效拓展民办高校师范生的就业渠道。

4 结语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民办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途径等角度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并最终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轩辕子豪(1986-),男,汉族,上海人,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杨维(1984-),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朱明达(1983-),男,汉族,上海人,博士研究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