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阅读经典 2018年 第17期

发布时间:2018-03-10

1. 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层问题

2. 2018 旺季人才趋势报告》:今年人才流动趋势较为明

  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层问题

    日前,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促进办法》),明确提出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实施主体、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检查等,按下了新时代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快进键。

  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不能缺席。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全面参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政府在鼓励和引导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深层问题尚待突破。这些问题包括:如何转变职业学校封闭办学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使用相衔接、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发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内生动力,让企业的投资利益得到有效保证?如何落实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切实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如何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和人才提供方式,大幅提高职业学校服务能力?为有效落实《促进办法》,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力量深入参与职业教育,需要强化社会投资信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积极参与意愿、拓宽参与领域和深度。

  统筹盘活职业教育资源,强化社会投资信心是当务之急。加快研究出台配套的引导政策和操作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和评估办法。放宽对民办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办学硬件的不合理限制和隐形壁垒,破除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障碍。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疏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堵点,统筹投资、专业建设、招生就业等事项。这些都必须通盘考量,做好顶层设计。

  深化产教融合,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是问题关键。集聚社会资源动态对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打造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真刀真枪的企业环境中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发挥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推动一批“职业教育型企业”发展,真正让职业学校毕业生有发展成就感,让参与企事业单位有获得感。只有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校企合作才真正有出路。目前,调动企业积极性,需要在企业之外的学校、政府部门方面多下功夫。

  健全融资机制,解决职业学校的“钱袋子”问题是保障。改善企业进入职业教育的意愿和能力,搭建职业教育产业融资、担保、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改革,落实好财政奖补政策和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改变“政府热、资本冷”的现状,建立动态可调整的收费定价和政府补贴机制,平衡好社会效益与社会资本收益。

  创新办学模式,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领域和深度。支持各类企业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用创新的机制和真正的实惠打动利益相关群体。鼓励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明确参与各方的职责,发挥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景安磊,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18 旺季人才趋势报告》:今年人才流动趋势较为明

 

    进入3月,人才跳槽的黄金季节再次到来。BOSS直聘日前发布的《2018 旺季人才趋势报告》显示,今年人才流动趋势较为明显,45%的人选择转行,互联网、教育培训、医疗健康成为热门选择;五十城白领平均薪资8730元。

 

  BOSS直聘表示,相较往年,今年人才流动趋势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人数多、高峰明显提前、流动明显等方面。据BOSS直聘透露,刨除平台用户增长带来的影响,2018年春节后一周,求职人数较2017年同比增长20%,简历更新高峰从正月初十提前至正月初六。

 

  报告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全国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个城市白领平均月薪为8730 元,同比增长2.9%。北京、上海平均月薪突破1万元大关,领跑全国,深圳、杭州紧随其后。另一方面,全国五十城求职者平均期望薪酬为9051元,同比增长3.3%。

 

  随着新兴行业的崛起以及行业间薪酬分化加剧,人才转行率正加速上升。报告显示,2018年全行业人才整体转行率已达45.1%,较5年前增加近7个百分点,转行现象正变得愈发普遍。

 

  从旺季数据上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再次进入人才最紧缺的行业前五,“互联网+”的医疗、教育等相关新兴产业集群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才紧缺。报告显示,石油/石化和采掘/冶炼行业人才的流入/流出比连续三年下降,2018年跌破0.75。相对应的,互联网、金融、教育培训、物流、专业服务(咨询、法务、财务)等行业为2018年人才流入率最高的行业。

作者: 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