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7-14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处于“六稳”之首,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出现、迅速扩散和长时间存在,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持续性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成本增加、求职渠道受阻、就业心理变差和就业质量下降等方面。为将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从多举措增加就业机会、重点补偿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成本损失、完善求职渠道、加强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和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五个方面发力。

关键词:就业机会,就业成本,求职渠道,就业心理,就业质量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自出现并且迅速扩散以来,给全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目前国内疫情比较平稳,但国外疫情仍然发展凶猛,感染人数迅速增长,境外输入感染病例风险仍然较大。相对于疫情对生命威胁的即时性,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与持久性,即使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仍然会在一段时期内存在。持续存在的全球疫情环境加上我国经济社会体系完全“复原”需要较长时间,无疑会让本就严峻的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中央、省区各部门也出台一系列防范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消极影响的政策文件,要求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1]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就业机会、就业成本、就业求职渠道、就业心理和就业质量五个方面出发,分析此次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对既有防范疫情促就业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出一系列优化建议。

一、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

截至北京时间3月24日24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38万例。[2]此次疫情涉及国家多、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害性大,造成很多单位、行业与产业“停摆”,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此次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至少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机会减少

疫情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可以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从劳动力市场供给来看,我国毕业生规模不断增长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大,会稀释有限的就业机会,让就业机会间接变得更少。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历史新高,高达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且2020年归国留学人员规模估计在60万左右,两者合计高达93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大幅度增长导致了就业机会竞争愈发激烈。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经济下行与疫情双重影响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由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自20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呈平缓趋势,年增速从2010年的10.6%下降到2019年的6.1%,下降了4.5%。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显著低于6.0%,经济无疑将会遭到重创。[3]做为经济风向标的民营企业,已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主要用人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发起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发现,2019年各类型单位在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民营企业占35.6%,国有企业占28.4%,学校占7.6%,党政机关占5.6%,三资企业占5.1%,科研单位占1.2%,其他占16.5%。[4]但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经济下行与疫情的双重影响给他们带来了较高的破产倒闭风险,为削减人力资本,很多民营企业将减少或取消招聘计划,进一步缩小劳动力市场需求,从而直接减少就业机会。

(二)就业成本增加

一是时间成本增加。虽然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个别省份已分批次陆续开学,但国外疫情还很严重。在全球化已经深入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无疑会受到全球疫情的巨大影响。大学开学不断延后,原本定在三、四月份的校园企业招聘计划和五、六月份的毕业答辩则会相应地推迟,高校毕业生如若不能及时毕业,也就不能及时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会拉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时间成本。二是经济成本增加。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自2003年开始,每隔一年开展一次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的占比分别为35.8%、22.4%、22.6%、26.4%、21.9%、23.4%、12.8%、10.1%、12.3%。[5]2003年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的占比最高,这与当时我国正处在“非典”疫情时期是密不可分的,而此次疫情来势更加凶猛,波及范围更广,因此2020年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的占比极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待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能成功就业,离校后需在外租房继续求职,相比之前住校求职会增加求职经济成本。三是机会成本增加。如果没有突发疫情,很多毕业生已经入职或带薪实习,将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大部分毕业生目前只能在家等待就业,相对延长了待业时间,这种等待以放弃就业或实习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为代价,最终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

(三)求职渠道受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9年开展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显示,近一半(47.4%)的毕业生通过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来进行求职,20.1%的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来进行求职,10.9%的毕业生则通过企业发布的招聘广告来进行求职,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求职信息的占21.6%,由此可见高校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6]然而受此次疫情影响,各高校延期开学,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不能提前走访企业,原计划的春招工作相应地推迟或取消,从而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求职渠道。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获取的信息和信息拥有能力本就存在差异,主要求职渠道的受阻会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严重。虽然网络招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网络招聘信息泛滥,毕业生的精力有限,加之信息甄别能力不强,很难又快又好地获得自己理想的求职信息。加之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网络信号较差,贫困家庭更是缺乏电脑等信息化设备,网络求职渠道的利用效率会更低。

(四)就业心理变差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可从心理怠慢和心理焦虑两方面来探讨。一方面,疫情可能导致部分毕业生形成就业心理怠慢。有专家预测,此次疫情或将持续一到两年,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各国各地采取封国封城措施、各企业延期复工、学校延期开学、所有人都选择居家隔离,全球和全国的大部分经济社会活动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下居家的慢节奏生活会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产生怠慢心理,觉得即使不就业生活质量也能得到保障。复学复工后,由于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即使花费很长时间求职,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多次失败经验会让其形成一定的“习得性无助感”,他们的理性选择就是持观望态度,继续等待就业时机或选择推迟就业甚至不就业,[7]近年所兴起的“慢就业”就是这种现象的注脚。另一方面,持续存在的疫情、就业机会的缺乏和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较多的心理焦虑。且高校毕业生正处在找工作和毕业答辩的双重压力下,有些高校毕业生对此次疫情和相关国家政策的认识不够,对中央、省部门出台的帮扶政策理解不到位,过度想象疫情的严重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在家等待时间较长,产生恐慌和焦虑心理的可能性则更大。昌敬惠等人通过对3881名广东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分别有26.60%与21.16%的大学生在此次疫情下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在疫情应激状态下明显上升。[8]

(五)就业质量降低

就业质量降低可以从薪酬福利、工作满意度、人职匹配程度和工作环境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是在疫情期间,国内经济状况会有一定程度下滑,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盈利空间变小,生存发展面临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并盈利,企业的理性策略之一是从减少招聘人员和降低劳动者薪酬福利等方面削减人力成本[9]。而应届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工作经验不足,更容易成为企业降薪对象。二是当代高校毕业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教育投资较多,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抱有较大的期待,但其对疫情下全国经济情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平衡的了解又不足,即使成功求职,当在工作中遭遇不快或不顺时,就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随之降低。三是人职匹配程度低。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只有网络这条单一渠道,虽然在网上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相关信息,但远不及实地了解的全面深入,因此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求职岗位和具体工作任务认识片面;用人单位同样也面临信息不对称困境,没法深入了解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信息的不对称很有可能导致企业没有招到自己想要的员工,劳动者也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人职匹配程度低。四是工作环境变差。全球疫情仍在扩大,我国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是境外输入病例,在疫情肆虐下,已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在上下班途中或在公司内都有可能感染新冠状病毒。长时间戴口罩可能会引起呼吸不畅,胸闷不适等。由此可见,在疫情的影响下会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减少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疫情的发生已是不可逆转的事情,它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难以避免。为了把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从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和中介方多举措增加就业机会

一是从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增加就业机会。在落实好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等政策的同时,继续大力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创业平台建设,举办中国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和支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供给方间接增加就业机会。二是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一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平台,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同时政府要以适当形式与途径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适当减免企业税收,提供贷款资金,解决中小微企业当前流动资金困难的需求,缓解企业的生存经营压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招聘高校毕业生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务合同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力促企业维持正常运转,帮扶企业共度难关,从劳动力需求方释放更多就业岗位。三是从中介方增加就业机会。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友会资源,建立校友帮扶机制,帮助本校毕业生获取更多就业机会,建立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领域中,消除劳动力供需信息不平衡,加大人才供需对接力度。

(二)重点补偿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成本

疫情会大大增加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本。要对一些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成本予以特别支持。一是加大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毕业生的就业成本补偿。对湖北高校及湖北籍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湖北省各级事业单位可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向湖北省倾斜。[10]二是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成本补偿。贫困家庭毕业生承担巨额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能力有限,疫情可能会导致待脱贫家庭脱贫速度减缓和已脱贫家庭返贫。因此各级政府要精准识别贫困家庭毕业生,科学计算贫困毕业生的成本损失,采取相应财政补贴政策来对贫困毕业生进行成本补偿。同时,各高校要完善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全面实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情况,实行精准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优先推荐岗位,让他们即使在疫情下也能够有合适的去向、合适的岗位和合适的收入。除此之外,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适当延长毕业生离校时间,为贫困生在入职前提供保留宿舍住宿权利,同时也要鼓励优秀校友捐款,用于对本校贫困毕业生进行精准就业帮扶。

(三)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渠道

因疫情的影响,校园招聘活动全面暂停,因此教育部采取了多种途径来开拓就业渠道,主要以网络线上招聘为主,包括举办网上大型招聘活动、与社会招聘网站合作、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等措施。各省市也分别推出相应的网络招聘渠道,如湖南就推出“湘就业”公众号平台为毕业生和企业创造条件。但这些措施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公众号的求职信息推送量较少,具体岗位数量太少,大学生对求职渠道的知晓度也不够。二是通过网络交流不能确保高校毕业生全面了解公司情况和具体职位内容,有的毕业生在远程面试中不能向面试官完全展示自己而错失就业机会,有的学生在压力下盲目求职,结果却并不满意。解决网络求职渠道的这些不足,需要各地政府、各高校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一是要加快公众号新招聘信息更新速度。各省市就业指导部门和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知晓和发布企业的招聘计划,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这些网络招聘渠道。二是各平台要严格筛选企业招聘信息,及时撤除没有空缺的岗位信息,增加信息的真实性。三是通过就业指导,增强高校毕业生的网络信息筛选能力,通过各种信息全面了解招聘公司和具体职位内容,掌握网络面试技巧,做到面试时从容不迫,充分展现自己,获得满意的求职结果。

(四)加强就业心理咨询服务

首先,在疫情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怠慢心理和焦虑心理主要来源于对疫情的错误认识,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人民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加强对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宣传力度,及时纠正错误报道和负面报道,改变和纠正高校毕业生对疫情和全国经济形势的错误认识。其次,高校要开展并加强专门应对此次疫情的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竞争技能培训、辅导员导员协助等服务,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让高校毕业生在面对疫情时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缓解他们的就业焦虑情绪。最后,作为高校毕业生个体,在面对疫情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要与就读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出的招聘信息,面临困难应及时向学校老师、同学和家人寻求帮助,[11]通过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来帮助高校毕业生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尽快走出消极情绪。

(五)完善就业检测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首先,政府要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就业监测体系,完善失业风险预警和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反馈机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其次,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人力资本越高的个体,越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与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高校毕业生趁居家防疫,要多学习新的技能与知识,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提高自己的就业效能感,最后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同时高校毕业生还要适当降低自己的就业期待,正视自己的不足,重视此次疫情所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寻找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最后,为了保障高校毕业生和每一个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企业应视疫情的具体发展情况,科学评估、慎重考虑后再决定复工日期,尽量在疫情完全控制之后再复工复产或选择远程办公的形式,以此降低高校毕业生在疫情下工作的风险,优化高校毕业生工作环境。

总之,此次疫情只会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疫情过后,一些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还会不断涌现,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生鲜配送、游戏行业和医疗行业等,这也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新的机会。高校毕业生既是今天的求职者,也将是未来的生产者、创业者和工作提供者。高校毕业生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当前不利局面。

 

作者简介:钟云华(1980-),男,湖南武冈人,管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社会、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王骄华(1997-),女,湖南武冈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社会、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

 

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钟云华 王骄华  来源: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