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20-07-06


摘要: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产学研结合的深入拓展和延伸,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合作机制、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改革、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分析产教融合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更好地保障产教融合应用型教学高质量运转。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提升策略,应用型本科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新时期,国家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系列意见和要求,并进一步提出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的指导思想。从此,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内容。

一、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完善的机制有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有助于产教融合各方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而也保障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以校企合作这种形式来说,比如政策保障制度、人才培养质量制度、双师队伍建设制度、校内外实验基地建设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均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另外,新建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还缺乏权威的、科学的量化考核评估标准、激励机制,以及政府、社会多元参与的监督机制。

(二)合作模式单一、深度不够

现有的校企、校地、校媒合作还未真正深入到教育教学师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合作模式往往局限在“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上,校企双方在校内共建的实验实训基地也由于诸多原因并未获得很好的实施效果。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两者之间还存在“校企两张皮”的现象,产教融合的核心点和归属点还没完全放在“培养人”上。

(三)师资队伍参与度不积极

高校教师存在对产教融合教育思想不够重视的观念,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再加上还未形成激励机制,造成了产教融合教育改革动力不足。部分教师对应具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忽略了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改革的第一动力,习惯了一切以“职称科研”为主的工作内容,教师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产教融合的最大瓶颈。

(四)教学改革不全面不具体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三对接”落实程度远远不够,产教融合共建的特色专业相对较少,再加上“重学历、轻能力”“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重视程度不够,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推进和实施,直接导致“项目化”教学改革迟缓、实践教学改革不到位、“模块化课程”建设“走过场”、应用型教学改革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五)融合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在平台建设和转型发展资金问题上,主要表现为部分财政支持资金“等靠要”、高校自身投入不够、行业企业资金紧缺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学设备和实践场地的支撑,目前还存在设备更新不及时、不够用,场地紧张或者没有高效利用等问题。因此,处理好产教融合的“高校诉求”和“政府与企业诉求”之间的辩证关系,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建设产教融合平台。

二、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提升策略

(一)建立完善产教融合保障体系

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是重要的保障体系,政府要制定保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体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约束机制,行业要制定上情下达、快捷高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标准,企业要通过企业技术研发和项目推广补偿资金鼓励优秀技术人员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高校要进一步建立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匹配的应用型教学、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应用性科学研究等管理规章制度和建设标准,并出台完善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高校发挥“主体”角色的融合价值。

(二)注重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模式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产教融合起步早、模式更加多元化,相比较我国的产教融合发展起步较晚,模式比较单一,当然我国各高校所处区域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都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寻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蹚出一条多元并进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深化应用型专业改革,使专业链与产业链更加密切,加强应用型课程的建设,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深入对接。

(三)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应该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鼓励教师融入企业,提高专业素质,是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这个抓手,改革职称评聘制度,积极采用激励机制,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师资队伍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适应产教融合发展的队伍。同时也要积极引进行业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弥补高校应用型师资不足。

(四)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在培养主体上突出校企双主体,在培养方案上实行动态修订机制,在课堂教学上强调最新最前沿的产业、专业技术知识、在实践教学上着重强化应用技术的掌握,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项目式”,在课程考核上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毕业论文(设计)完成上实行“真题真做”。深化这一改革,就会具体到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每一堂课的设计,课程设置可具体到对应“职业标准”回归“就业岗位”提炼“岗位能力”归纳“教学内容”刺激“课程开发”,这样做将课程的教学目标精准到与市场接轨的具体岗位上来,更明确了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五)围绕合作共建促进平台建设

围绕校企、校地、校媒等合作模式,应该加强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平台建设、应用性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社会服务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应用型专业教师成长平台建设、教师工作室建设等,以便更好地开展项目合作。高校和企业应彼此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互帮互助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建设研发中心产教融合平台,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发展所需。

三、结语

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战略是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校只有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新技术与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今后要进一步主动对接市场,对接产业、行业、企业,全面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不懈努力。

 

 

作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宋志君  来源: 《就业与保障》202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