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1


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成果转化的必经之路,仍存在着合作程度不深、社会服务水平较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明确产教融合的内涵,梳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多措并举,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吸引行业协会参与办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1702011)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明确提出,“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更加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成效更加明显”,“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2]。由此可见,产教深度融合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研究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对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对产教融合的建设内涵进行了要素界定。提出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

近年来,业内人士对产教融合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孙冲武提出,“产教融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通过政策鼓励和制度约束,让产、教两个主体要素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信息、成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陈志杰提出,“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企业与学校的融合,生产与教学的融合”。宋立娟等提出,“产教融合就是指将我国现代产业和先行教育有效融合,以实现现代产业和教育双赢的一种经济和教育发展模式”。

要厘清产教融合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产、教的内涵。“产”是指产业,是组成国民经济的部门或行业,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集合体。“教”是指教育,本研究主要指具有教育与经济双重属性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企业、行业等产业部门与高职院校“双主体”互相作用的结果。产、教双方依托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参与彼此的教育、经济活动,以校企合作为运行机制,以协同育人为核心,通过课程开发、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讲,产教融合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技术研发等必须符合产业标准,要求产业部门在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培养等方面满足教学、科研活动的要求。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队伍、共同管理、共同考核,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引导性、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部分学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仍处于摸索状态,理论研究不够,自身缺乏完善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产教融合仍处于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层面的合作上,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主体作用和资源优势,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校企双方产教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服务水平。但目前由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高职院校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研发水平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在校企合作中找准切入点,也就无法吸引企业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

(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企业、行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来说,校企合作仍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态势。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仍以学校为主,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的盈利性质与教育的公益性质有所冲突,校企双方无法在合作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另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缺少对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激励制度,尚未将支持职业教育明确写入企业的准入制度,对于企业参与办学并没有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深化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为了解决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亟待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和主体作用。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1]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也提出:“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7]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引导来看,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早在2004年就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以下简称软件学院)。在十余年合作办学中,软件学院经历了“校中厂——厂中校——行业加入合作——双主体办学——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发展历程,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同实施“学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合作办学的推进,软件学院成立了包括行业、企业、学校三方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明晰办学方主体责任与义务,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对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决策。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目前,软件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已趋于成熟,学院将这种办学模式进行推广,相继成立了晏钧设计学院、装配式建筑学院、正定基地乒乓球学院、数英电子信息学院等多个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二)多措并举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产教融合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化——商品和服务”这一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仍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而一旦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研发需求,也就失去了对企业的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学院大力支持教师面向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社区等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咨询、项目策划、产品设计、社会培训等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校企共建研发平台,促进科研能力提升。截至2017年底,校企共建研发平台31个,为学院师生参与技术研发、实现成果转化创造了条件。

二是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院主动为百余家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派出企业特派员130余名,引导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三是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学院设有“石家庄市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石家庄市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石家庄市三支队伍培训基地”等30余个培训基地,近年来,完成“新疆社区干部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教育系统师资培训”等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各类培训600余项,10万余人次。

四是创新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居民。学院依托社会组织,建立美术学院、武术学院、人文学院、税务学院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教育二级学院,形成了以市级学院为龙头,以二级学院为支点,以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为渠道,学院、协会、社区三方合作,融合发展的社区教育“石家庄模式”。

(三)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吸引行业协会参与办学

学院一方面通过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使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人才短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系部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充分融合,削弱了校企双方的价值冲突。同时,学院大力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化自身竞争力,深化内涵建设,利用学院的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院还将合作目标从企业转向了行业,吸引行业协会参与办学。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外包服务贸易协会等均十分关注并认可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协会率先加入合作办学行列,校企合作由学院与企业合作拓展到与行业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再次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8]。产教融合模式的改革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积极参与,更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只有通过多方办学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课题组成员:乔振民、高伟、周阿柳、刘丹、梁美社、郝敏钗、池卫东、田晓玲、王立宁)

作者: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课题组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校企合作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

摘要: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作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在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不同生源学徒培养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双轨”并行、分类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轨并行,分类培养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508033)

作为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现代学徒制旨在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协作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1],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2],2015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3],制订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5年-2018年,教育部分三批部署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

2014年,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2015年,校企联合招录第一批现代学徒制学生。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在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一体化”育人、丰富学徒制培养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双轨”并行、分类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机制,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4]。作为现代学徒制不同领域的两个育人主体,企业与学校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资源优势,如何让两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发挥各自潜能并相互作用产生合力,实现共赢,这就需要建立固定的合作组织或机构,系统性设计和实施校企合作,构建全程性、综合性校企联合育人机制。

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合作企业为隶属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旅投集团”)的河北旅投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旅投酒管公司)。该公司拥有河北世纪大饭店、石家庄国宾大酒店、石家庄世贸广场酒店等十余个酒店项目。校企间的合作,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基地等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该专业已有十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升职率42%,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在合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校企双方的资源互补性和依赖性日益明显和强化,凝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随着产业升级和河北旅投集团的业务拓展,企业招工难、留人难、后备优秀人才管理干部匮乏等问题日渐明显,另外,受大气候影响,酒店专业招生数量逐年下降,为破解系列难题,深化校企合作,2015年校企达成合作意向,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

(一)建立机构

学院重视并调动企业重要育人主体作用,把原有以学校为育人主体的单因素校企合作扩展为综合性、全程性的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双主体”育人平台,成立校企三级领导机构:

第一,成立院长牵头、校企双方主要领导共同参与的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持、重大事项决策,对项目建设进行宏观领导。

第二,成立由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牵头,由分管教学的院领导、系领导、公司下属酒店经理、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工作小组,统筹管理试点工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完善标准和制度建设,建立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现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同步进行,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同步开展。

第三,成立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牵头,学院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企业人资部主管、企业师傅组建的专业教学团队,具体负责试点班的日常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工作。建立了校企三级沟通制度和定期研讨制度,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完善制度

围绕“双主体”育人格局,在学院原有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教学管理与运行、双导师队伍管理、学徒管理与考核评价、质量监控以及校企合作等制度二十余项,初步构建现代学徒制运行制度体系,保障学徒培养的有效实施。出台《项目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和《校企成本分担机制》,保证学徒基本权利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利益平衡点,促进校企深入、长久合作。

(三)搭建“载体”

在学徒岗位培养过程中,企业主动承担育人主体责任,配套了入职、授牌、拜师和出徒四种仪式。企业按员工着装标准为学生定制工装、工牌,校企共同分担相关费用,通过这四种仪式,明确学生学徒期间的“企业员工”身份,让学生体验企业以及岗位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完成由“学生”向“学徒”角色的转变,同时引导企业主动把对“学徒”的培养管理纳入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体系中,加大人力、财力等的投入,以此为抓手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双轨”并行,丰富人才培养形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2]要求,现代学徒制生源包括应届高中生、中职生、同等学力企业职工等。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分类开展专科层次的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三类生源中应届高中生、中职生属于传统招录生源,本研究暂划为一类)。

(一)招录生源“双轨”并行

所谓“双轨”指的是“招生即招工”“先招工后招生”并行,“招生即招工”招录生源为应往届高中生、中职生(以下称“学生班”),“先招工后招生”生源为“有工作实践经历的企业员工”[1](以下称“旅投班”)。2015年9月,招录的第一批现代学徒制生源为应届高中生、中职生,贯彻“四融合”原则——“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学龄即工龄”“学生即员工”,率先在河北省承诺并兑现零学费入学。改革当年招生数量明显高于往年,但一年后逐渐呈下滑趋势。为破解招生困境,另辟新径,尝试利用河北省单独招生政策招录企业员工,扩大招生规模。

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课题组先后在石家庄市区内的河北旅投酒管公司旗下的数家酒店及河北宾馆等7家高星级酒店(四星级以上)投放调查问卷。参与此次调查的员工有568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高中学历、中职学历、初中学历的占比分别为34.60%,31.20%,18.32%和15.88%。在65.40%的非大专学历的企业员工中,有86.10%的员工有提升学历的愿望,其中合作企业员工占比63.86%。说明招收企业员工,尤其是合作企业员工进行专科层次学历培养具有可行性。

通过对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的政策宣讲和对有意向员工耐心细致的报考指导,2018年春季,成功招录河北旅投酒管公司旗下三家公司33名员工为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注册学生,另招录高中生、中职生28名,酒店管理专业2018年招生人数实现了历史性超越,由2017年的22人升至61人。

(二)人才培养“双轨”并行

校企共同落实人才培养工程,体现企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学生班”“旅投班”两种生源的不同特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经过多次调研及校企双方反复沟通,确定“旅投班”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为:掌握现代酒店业服务与管理所需的专业理论,具有餐饮、前厅、客房、人资、营销等部门中、高级管理工作能力。区别于“学生班”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具备餐饮、前厅、客房等岗位(群)专业服务技能,具有餐饮、前厅、客房、人资、营销等部门初、中级管理工作能力。“学生班”强调在培养“专业服务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初、中级管理工作能力”,而企业员工大多已具备娴熟的专业服务技能,所以是在掌握“现代酒店业服务与管理所需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升中、高级管理工作能力。

依据不同生源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不同的课程体系。首先,针对两种生源所开设的课程类别在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根据上课地点、授课教师的不同又细分为学校课程、校企课程、企校课程(企业课程)、岗位实践、网络课程。学校课程授课地点在学校,授课教师为学校教师。校企课程授课地点在学校,授课教师为学校教师+企业教师,以学校教师为主,这两类课程均以学校为主导。另外,同为校企课程,“学生班”授课地点在学校,“企业班”授课地点则在企业。企校课程授课地点在企业,授课教师为企业教师+学校教师,以企业教师为主,针对“学生班”开设,与之对应的企业课程,则针对“旅投班”开设,地点在企业,教师全部为企业教师。岗位实践地点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授课教师全部为企业教师。企校课程(企业课程)、岗位实践这两类课程均以企业为主导。“旅投班”97%的课程授课地点在企业,“学校课程”占比较低,且多为公共基础课。其次,所开设课程大不相同:“学生班”生源开设了由企业进行学徒岗位培养的服务技能类课程,如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前厅服务等,而“企业班”生源无此类课程,却增加了五个学期的文化艺术类课程;同样为酒店管理类课程,“学生班”生源侧重市场营销管理和督导管理,简单涉略成本控制、人力资源、酒店运营管理等,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完成;“旅投班”生源则是在系统学习管理学基础理论(两学期)的基础上结合酒店的业务培训综合学习涉及酒店整体运营和八大职能部门的管理技能,授课人员为学校和企业邀请的行业高端人才和酒管公司、企业配备的企业导师。

三、分类培养,设计个性化培养模式

两类不同生源,因材施教,设计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

(一)“招生即招工”——“学生班”

根据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育人”“学徒岗位成才”的要求,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依循职业人成长规律,优化工学交替节奏”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到学历教育和岗位培养相结合、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

根据酒店运营情况和教学规律,实行“五轮回”课岗培养(见图1)。第一学期,针对大一新生开展“行业企业认知”活动,教学中穿插N小段式行业企业文化、学徒角色认知学习;第二学期专业核心课为餐饮服务与管理,因该课程在真实岗位实操远比学校课堂学习更有效率,故安排学生先进行岗位技能培养再回到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学期依然先工后学,重点为宴会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两个岗位一明一暗,宴会服务岗位为明(面对客人),而客房服务岗位为暗(背对客人),学徒轮岗体验,可保持工作新鲜感和服务热情;第四学期为前厅服务与管理、西餐服务与管理,上述岗位对员工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先学后工;第五学期先学后工,先在校系统学习酒店成本控制、酒店营销与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理论等课程,后安排到酒店进行定岗实践与督导实践,与第六学期顶岗实习紧密衔接,满足企业年末旺季需求。

图1“五轮回”课岗交互培养示意图

设计三、四学期(先工后学)与五、六学期(先学后工),二、三年级学生工学交替错峰开展(如图2所示),实现学生多岗位培养的同时,保持同一学期在企业在岗培养学生不断流,充分考虑企业用工的持续性,有效缓解企业安排学徒轮岗的压力。

图2工学交替错峰开展示意图

(二)“先招工后招生”—“旅投班”

“旅投班”的33名员工中,年龄跨度从22岁至42岁;工作部门几乎涉及酒店餐饮、客房、前厅、人资、财务、销售、安全、保安部所有部门;工作职位从部门副经理到普通员工,其中部门副经理2人,部门主管16人,领班7人,员工8人,基层管理人员占了绝大多数。

分析学习者和企业的需求,确定“旅投班”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校企统筹培养,以企业为主导,学校送教入企,遵循“工作即学习,岗位即课堂”的原则,“以工促学、学在工中”(如图3所示),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业务培训、岗位工作任务紧密结合,以工作促进学习,学习内容渗透在工作过程中,视酒店运营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图3“以工促学、学在工中”示意图

“旅投班”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参差不齐,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员工服务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综合管理能力较弱,文化艺术素质普遍薄弱,服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据此设计“一基两面三融合”“培教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4),以每个合作企业的具体情况为落脚点,为三家企业和33名员工量身定制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方式和考核标准等。

图4“一基两面三融合”“培教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四、培养成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在第五轮的岗位培养期间,大三的学生已经成长为“师傅”助理,协助企业师傅指导学弟、学妹,并得到企业的认同。2015级杨永博、王云龙等四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已经被提拔为见习领班,列入企业的储备人才库;2017年10月,在第一届“河北省旅投杯职工劳动技能大赛”中,2015级学生王云龙代表国宾大酒店参赛,获得夜床比赛第三名;2016年河北省第一届和2018年第三届旅发大会上,2015级和2016级的11名学生经过层层选拨被酒店抽调集团协助做现场服务,获得良好口碑。2018年,2016级学生张诗晴参加第二届全国师生礼仪大赛,获得职业礼仪三等奖和个人演讲三等奖;2016级学生袁胜男参加第一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导游讲解服务,获得“优秀导游志愿者”称号。2015级33名学生“学徒”期满有9名获得企业“优秀员工”称号。此外学生在学徒期间代表企业参加旅投集团组织的歌咏大赛、运动会、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喜获佳绩,为所在企业赢得了荣誉。

酒店管理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以来,累积的经验对学院其他专业的改革创新起到了引领作用。工程造价专业以师傅(师)带徒弟(生)模式建立“工程造价工作室”,面向行业企业承接真实的工作项目,企业化管理运营,学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成效显著。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共建,与多家幼儿园探索校、园“双主体”育人,共同组织实施校园开放日、师资互兼互聘、共建园中校、双导师指导、考核教育实习等。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京东方共同实施“双主体”育人、订单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双导师共同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岗位实训、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安排学生就业。


作者: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吴梅菊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杨东静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转变探究


摘要: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不仅延伸了教与学的过程,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学生身份的改变带来管理的复杂化,学习场域的改变降低了学生管理的可控性以及环境改变可能导致管理的无序化。面对这些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制度顶层设计、学校管理体系、企业管理制度以及教师管理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境。从应然的角度看,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范围在扩大与外化,也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与其双重身份相适应,还要求管理方式及内容应作动态调整。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教师等四个管理主体要做好政策供给、制度改革、制度应对及角色转变,进而建立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然要求,转变路径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模式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推进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一体化发展。可见,构建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变革的基本手段。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运行,颠覆了传统以职业院校为主的办学模式,使企业在职业院校教育体系及管理体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这也对职业教育及其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深刻影响。

一、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及其学生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职业教育本身具有跨界属性,是一种与工作场所、岗位职业紧密联系的教育形态。在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动下,试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变革措施。当然,现代学徒制在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成熟的做法。但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变革整体思想相契合,有自身独特的内涵。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校企轮换及共同参与,校企应该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责,并坚持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职业院校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工作,企业师傅承担学生的职业技术训练任务[1]。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职业院校传统的办学模式发生改变,从原来的学校教育与学校管理为主,向招工、入厂及校企联合培养与管理转变。

(二)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改变

第一,教育主体范围的扩大。显然,现代学徒制打破了学校教育为主的学科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提升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职业与实践属性,产教相融、工学结合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这样,就会使得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企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如此,教育主体范围在扩大,教师不再是单一主体,企业师傅同样是教育主体,甚至其作用更为重要。随着教育主体范围的扩大,学校教育的封闭场域将被打破[2]。同时,在学生管理方面,高职院校也不再是唯一主体,企业同样也应该承担学生管理的任务,双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分工合作,建立互动联系机制,共同行使管理学生的责任,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服务。

第二,学生身份的双重化。在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职业技能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因为学习场域发生了改变,既要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到企业去接受技术技能的训练。这样一来,学生的身份自然就双重化,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学生身份的双重化,不但使得学生自己要面对这两种不同身份带来的冲突,同时也使得学校与企业要按照这两种身份来实施相应的管理与引导,特别是企业需要在工作场域加强对学生身份变化的引导,遇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通。

第三,教学时间与地点的变化。在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企业生产环境与学校教学环境进行结合,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地点。此前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也强调学生实习,通常是在高职院校学习2年,再到企业去实习1年。此种方式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没有得到及时结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3]。现代学徒制下,两种教学点随时交替,教育内容与企业训练内容随时交替,学生能够及时将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化。显然,这种随时交替性的改变,也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一般而言,传统学校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是固定的,是体系化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通常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在现代学徒制条件下,学科知识体系被打破,能力本位导向的职业训练使得理论知识容易碎片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不再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更多的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身的实践领悟及教师、企业师傅引导为主。

(三)现代学徒制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的影响

第一,学生身份的改变加大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面对学生身份的改变及多元,从在校学生突然转变为企业学徒,实际上就是从学校走向了社会。面对环境的改变,学生的心态可能也会发生改变。对学生而言,一方面,要尽快克服心理期望值上的落差感,调整传统思想与外在社会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4];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尽快克服角色转换带来的迷茫感。从学生转向学徒,不仅是心理的转换,也是角色的转换。在进入企业之后,原来在校期间熟悉的学习及工作环境发生了改变,实际上也是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由此看,对于学生身份的改变,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上也需要作出改变,由此大大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第二,学习场域的改变降低了学生管理的可控性。学校与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域,两者不仅在环境上有较大差异,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是两种不同特质的管理方式。具体而言,首先,两者制度环境不相匹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是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生涯发展;而企业管理是按照企业制度进行的,注重生产与效益。换言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有柔性色彩,而企业对学徒的管理带有更多的刚性特征。其次,两者管理组织体系也不相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有专门的管理体系;而企业对员工、学徒管理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组织体系,容易导致管理缺位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因为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当学徒的交替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控性在下降,进入企业之后,学生管理是“放羊状态”。

第三,环境改变使得学生管理可能呈现无序化。高职院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在组织结构、目的目标、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现代学徒制将这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联系在一起,学生在这两个环境差异较大的组织中来回流动,环境之间的巨大落差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生活的不适应,也可能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无序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以育人为本,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规律性较强,环境也相对宽松、单纯;而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为了降低运行成本,部分企业在职工福利方面做得不够,很难做到人性化的管理。这两种环境之间的巨大落差,会造成学生的不适应,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特别是在较大型的企业当中,人际关系复杂,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通常较小,在学校习惯了教师的管理,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从容应对。这样,就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相较于学校的井然秩序,企业在对学徒管理中很难做到,无序化的状态给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管理衔接方面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顶层制度设计的困境:政府部门应对能力不足

面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复杂性,政府部门在相关顶层制度设计方面没有及时跟上,缺乏相应的政策供给,无法解决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抵牾。具体而言: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及企业主管部门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替学习带来的变化,没有出台学生在学徒、生活过程中的支持政策,进而无法给高职院校制定保障学生权利,促进企业管理人性化方面的具体支持。第二,国家尽管出台了一些大的方针政策,但相关政府部门未能对其进行细化与落实。同时对学生管理工作改变的政策制定缺乏应有的监督体系,导致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企业而不敢也不愿意去制定保护学生权利的一些规章制度[5]。第三,高职院校与企业对学徒的管理缺乏应有的衔接机制。学校只能保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对企业对学徒的管理无法实施有效监督。这种衔接机制的缺乏,根源就在于上级政府部门没有相关的顶层制度设计,进而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管理中各自为政。

(二)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困境:学校学生管理措施的滞后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管理的主导一方,在相关的制度变革方面反映比较慢,部分学校甚至没有意识到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没有推动学校制度变迁的动力,进而使得学校管理制度较为滞后。具体看:第一,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造成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缺乏应有的认知。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局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应对的能力,还是按照原来的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第二,在制度体系上,高职院校也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面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特性,高职院校未能建立起弹性的管理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企业学徒与学校学习来回转换的实际情况,由此使得管理过程较为僵化,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需要。第三,高职院校与企业没有就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常规的沟通机制。如前所述,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学生管理的制度对接,也缺乏具体的沟(三)企业管理制度的困境:企业对学徒管理的定位模糊

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参与方,不仅承担着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及学徒的职责,还应该对学生在学徒期间实施管理。同时,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关系,做好对学徒身份、心理、环境变化的引导与疏导工作。但是,很多企业在对学徒管理中,注重短期利益,担心由于对学徒的管理而增加额外的人力成本,忽视了对学徒的管理,更没有将学徒在企业训练期间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6]。高职院校作为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另一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企业的及时反馈,就无法了解学生在企业的真实情况,久而久之就可能对企业失去了信任。正是因为企业在对学徒管理过程中定位的模糊,使得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机制缺位,严重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运转效率。

(四)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困境:师生关系出现异化

教师是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师生关系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关系。通常,学生如果是在校学习,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能够担负起管理职责,能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但如果学生进入企业学徒,由于制度的限制,教师一般难以行使到管理职能,对学生在企业中的学徒情况无法及时跟踪,不能充分掌握学生在企业中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当学生出入企业学徒之际,面对心理上的落差与变化,教师无法进行疏导,可能会引发学生严重不适。此外,企业师傅本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责,但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学徒的技术技能培训上,对学生心理变化及疏导工作往往较为忽视。正是因为从学校到企业过渡时期,教师管理职能的缺位,使得师生关系出现了异化,无法把握学生在企业中的发展动向,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应然要求

(一)要求学生管理的主体范围扩大及外化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产教相融、工学结合,教育教学的过程在大大拓宽,打破了传统学校场域的限制,在教学主体方面也呈现出外化趋势,高职院校与企业同为教学主体。这样,就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由教师主导的授课模式,也颠覆了教师单一主体行使学生管理之职能,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行使学生管理职责。但在现实中,由于制度的缺失,对学生的管理通常还是由高职院校单独负责,企业在学徒训练中一般不注重学徒管理,导致了双方对学生管理过程沟通的不顺畅。由此,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沟通衔接机制和制定可操作方案,明确管理责任,强化对学生全过程的管理。当然,学生在学徒期间毕竟不是正式员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身份等特殊性,适当变通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效率,引导学生适应校企场域的转换过程。

(二)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双重身份相适应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在学生与学徒身份之间进行转换。高职院校必须与负责接收学生学徒的企业进行对接,对学生在不同场域的身份进行合理界定,通过管理工作提升学生学习、学徒的效率。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要随之改变,在管理过程中融入学生学徒的实际情况,对过去的管理手段进行适当调整;对于企业而言,其作为学徒的管理者与监护者,不仅要负责担负学生的职业技术训练,还应承担一定的管理与心理疏导职责,最终形成合理的校企分工管理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学生权利[7]。同时,对学生而言,也应该积极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在不同场域转换过程中要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积极配合校企分工合作的管理模式。

(三)要求学生管理方式与内容做好相应的动态调整

传统的职业教育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堂教育是其主要手段,比较而言,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多是静态的,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能够完全应对。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给这种静态的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分别调整学生管理的内容及方式。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不能沿用传统的静态化手段,既要在学校内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企业学徒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同企业沟通,及时疏导学生遇到的闲难,在保证学生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按照学徒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管理方式及内容,及时让学生融入到企业环境中,提升学徒训练的质量。

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转变路径

(一)政府部门加大政策供给,强化服务职能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并不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事情,还需要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按照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工学结合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思路与方法,在新的模式下加强学生管理及服务工作的政策供给,将学生视为是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真正主体,按照学生的特点及学徒的实际要求出台政策,通过政策供给改变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保护学生权利。具体而言:第一,要为企业对学生管理提供更多的政策供给与保障。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企业对学徒的管理基本是缺位的。为了降低企业管理学徒的人力成本,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经济支持,提升企业对学生管理的积极性。第二,政府部门要在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充分发挥好协调沟通职责。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通常一校对多个企业,企业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学校也有自身的上级部门,为更好地协调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必须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学校与企业能够建立正常的沟通机制。必要时,政府部门应该适当干预,提升两者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效能。第三,政府部门要积极搭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同行使学生管理权的平台。这个平台的主旨是服务性的,促进学生管理的柔性化发展,通过管理来引导学生成才成长,并为学生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二)高职院校做好制度变革,注重管理方式的改变

就法律关系看,高职院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一监护者,担负着学生管理的主要职责。具体而言:第一,高职院校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改革学生管理制度,增强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对接。过去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制度体系多是静态的,主要是以奖惩作为手段,约束机制是学生管理的基本机制[8]。但在现代学徒制发展中,应该改变观念,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学生权益保障。特别是要为学生在企业学徒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应对,如建立申诉制度,履行好高职院校作为第一监护者的职责。第二,高职院校应该改变管理方式,促进管教协同手段的形成。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该逐步改变过去的刚性手段,注重管理与教育的结合,致力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学徒中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适应角色转变,引导学生适应环境转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第三,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带来了身份、环境、角色的多重转变,加上学生年龄尚小,会产生诸多的不适,甚至部分学生有抵触心理。针对这些新问题,学校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强化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做好身份、角色转变。

(三)企业做好管理应对,提升管理的规范性

对于企业而言,接纳学生学徒是其在现代学徒制下的重要工作,学徒不仅仅是职业技术训练,还应该包括职业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训练。基于此,企业应该做好管理应对,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及协同性,保障“社会育人”的效果。具体而言:第一,企业应该正确认知自身的身份及作用,注重学徒技术训练及职业素养提升的结合。企业应该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及权利意识。第二,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学徒管理机构及体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提升企业人力运行成本,但从长远看,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企业应该仿照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探索建立针对学徒的管理制度,提升对学徒的管理效率。第三,在学徒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师傅的作用。企业师傅不仅是训练学徒技术技能的教师,还是学徒文化的传承人,在提升学徒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学徒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同时还应该做好对学徒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学徒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技术技能不熟而发生安全事故。

(四)教师要改变管理观念,适应新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学徒制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异化,两者的主体关系需要从学校延伸到企业。高职院校的学工队伍不仅要担负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职能,还应该积极与企业做好对接,全面介入到学徒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观念,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此外,学生的自我管理也可以融入到新的师生关系中。通常在学校期间,由于师生地位的不对等,学生不喜欢与教师沟通。这样一旦进入企业学徒之后,当心理发生改变的时候,就会加剧自身的心理负担。此时,教师应该主动与学校沟通,强化对学生学徒过程的跟踪,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心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QQ等即时通讯工具,打破时空限制,充分了解每个学生进入企业学徒后的心态变化,遇到重大问题应该即时反馈给学校,如此不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还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隐患,以便于更好地保护学生利益及安全。

作者: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吕玲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