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规律初探——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到效果

发布时间:2018-05-07

1.高校辅导员工作规律初探——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到效果

2.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及其培养途径探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规律初探——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到效果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具体实施者。探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规律,能够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根本遵循。高校辅导员应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教育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施加影响到产生效果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

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立高校辅导员制度以来,高校辅导员始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与大学生群体接触最为密切,其工作成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从历史维度来看,高校辅导员工作一直以来重实践应用、重问题解决、重对策研究,而对工作规律的思考和探讨不够深入,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有待加强。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处于全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内涵。要解决有效性的问题,就有必要回归辅导员工作的本质、目标、内容、过程,通过把握各个关键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探索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一、身份的确立:管理与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提出,交往是个体之间、共同体之间交换其活动从而交换其能力和力量的活动过程。交往使人们在对象性活动中结成社会关系。以何者身份进行交往,应当是交往关系构建的前提。在我国,关于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政策、文件等,相关表述包括“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从事德育工作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可见,高校辅导员是名副其实的复合型角色,与其他教师、干部不同的是,“辅导员具有相当宽的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职业分类体系相比对,可直观了解辅导员职业角色结构的复杂性和角色职责的繁重性”[1]。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辅导员应以何种角色、身份定位,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呢?

从现实出发,辅导员的管理者身份总是先于教育者的身份被认知和接纳。“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组织自觉开展的,对所属组织成员进行政治性的思想教育,动员人们为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具有明显的组织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并不是唯一主体。宏观层面,国家、政党、统治阶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者和推动者。中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施主体包括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行业或社会组织等。微观层面,以高校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主体包括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和教师、辅导员、管理者等各类专、兼职人员。辅导员作为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管理组织在其职业身份的确立、工作内容的选择、业绩成效的评价中起绝对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固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但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教育活动,而不是一种管理活动。相较于“管理者”“干部”等身份,辅导员作为“教育者”更加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从辅导员自身而言,“教育者”身份同样有利于其职业生涯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转型发展的全新历史时期。“辅导员角色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朝着以学生成才为核心的教育者和服务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外延宽泛”[3],涵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生涯规划、身心健康、日常事务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方方面面,大量事务性工作正在不断填充、挤占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鉴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辅导员事务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关系。首先,事务管理工作是不可能完全不存在的,在现实工作中,应当以是否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来确立和规范辅导员事务管理的边界,防止辅导员陷入繁杂的“事务陷阱”无法自拔。其次,要重视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自觉,引导辅导员树立职业理想,完善知识结构,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作为专业核心,去统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有效协调好思想教育与事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辅导员唯有确证自己“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才能明确职业目标、能力标准和知识要求,从而获得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动力。

二、作用的发挥: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其主体地位毋庸置疑,但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等于主导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辅导员作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现阶段其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和所处的职业环境直接决定了其话语权威性不够、掌握的资源有限。另一方面,辅导员群体普遍存在年轻化、学缘结构多元化、队伍不稳定等现象,其自身的素质、能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导作用的发挥。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的主导作用,其政治素质是核心。“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提出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在辅导员准入机制中,政治素质同样被列为第一要素,直接表现为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价值观、良好的政治作风和政治行为。政治素质是否合格直接决定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是否正确。

辅导员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政治素质“自身强、自身硬”这一层面,关键在于能否及时传导、有效反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容易出现两种误区,一是以主题教育、专项行动的方式简单灌输,将文件语言作为工作语言照本宣科,话语板结,方法生硬,导致学生不爱听,不愿听,政治思想无法入脑入心,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二是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由,使得第二课堂被大量泛娱乐化的文体活动占据,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政治内容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久而久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渐渐式微。辅导员的工作阵地主要是高校的第二课堂,包括班团组织、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等,如何利用这些阵地去合理地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环节,体现着辅导员的政治工作水平。如,辅导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党史国情教育,通过组织推优入党、评奖评优的投票选举对学生进行民主权利的教育,通过新媒体平台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政治敏锐度和鉴别力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进入新时代,广大辅导员更应当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构思如何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除政治素质和政治工作能力之外,综合素质也是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批判海因岑时,恩格斯曾对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职责的“党的政论家”所应具备的素质作过深刻分析。恩格斯指出,“党的政论家应当具备完全不同于海因岑先生……所具有的素质。海因岑先生也许怀有人间最善良的愿望,他也许是全欧洲信念最坚定的人。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具有勇气和毅力。但是,单凭这些条件还不能成为党的政论家。作为党的政论家,除了一定的信念、善良的愿望和洪亮的嗓音外,还需要一些别的条件。同海因岑先生现在具有的和多年经验证明他能够具有的各方面的条件相比,党的政论家还需要有更多的智慧、更明确的思想、更好的风格和更丰富的知识”[5]。任何一个职业都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能力,才能在编制教育内容、创设教育情境、选择教育方法、传递教育内容等各个实践环节中体现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就目前辅导员的选聘、培训、考核机制而言,辅导员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高校也较为重视对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及培养。除此之外,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持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信奉态度,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执着、奉献的精神,以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巨大感染力形成有利于教育对象接受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三、内容的构建:施教与受教的关系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教育对象充分而全面地认识教育内容的价值及其对于个体或社会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受教育者接受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我们并不否认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目的、情感、认知等主体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在外部影响下形成的,然而当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本质力量,制约、限定人们对外部影响取向和水平。”[6]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唯有正确处理施教与受教的关系,才能够有效构建教育内容。

作为施教者,辅导员要懂得利用教育目标的张力去规划、选择教育内容。一定阶级、社会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要求和教育对象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实际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之间的张力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为空间。这种张力需要辅导员去有效把控,既不能过于虚无缥缈、遥不可及,也不能一再放低要求,全无挑战性。辅导员在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要注意层层转化和个体差异。所谓层层转化,是指通过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或最高目标转化为学生可以接纳的层次,合理地确立并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使学生失去改造思想、转化行为的动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其自身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人生经历、所处环境都会直接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理解、认同程度。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很难用一种方式去整齐划一地组织开展,其活动效果很难用一把标尺去进行衡量评价。辅导员应注意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状态,包括学生的知识构成、人生经历、未来发展规划等,动态掌握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和进展速度,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育活动的运行状态。

辅导员要积极调动教育对象的自主参与性。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教育对象作为主体的接受意识和意愿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的内在准备因素和动力源。而现实工作中,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仍然处于被动卷入的状态。一段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过度追求整齐划一,用理想化的“标准”来规定人、塑造人,甚至“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成为压制主体性的异化物,弱化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受教育者完全成了接受强制教化的‘容器’,受教育者主体作为‘人’被消解了”[7]。在马克思看来,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进入新世纪,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影响深刻。诸凤英教授指出,“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就是主体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对外界思想文化信息客体刺激的应答过程;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为之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形塑、被动接受的过程”[8]。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正在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即以人为出发点,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结合起来。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催生出当代青年群体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愿意,辅导员要在教育内容中去揭示这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终极目标,使青年群体将自己认同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并积极自主地参与其中。

四、价值的引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重视。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是没有地位的。正所谓“有为才有位”,辅导员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找准属于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的工作价值。

首先,辅导员要持有平等、尊重的教育态度,对学生投射情感关注。“永远不要简单地把他人当作工具,而永远要当作目的,不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于他人”[9]。尽管辅导员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不能潜在地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设定为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任老师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工作阵地也并不仅有课堂这一主渠道。辅导员常常会因为事务管理、评选认定、活动组织等与学生产生交集,正如南京大学杨宾峰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更关注辅导员的公平公正、关心学生、尊重学习、善于沟通、执行力等现代性特质,辅导员个性魅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权力影响力的作用”[10]。关爱学生是辅导员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第一步。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科学知识的传授,不能照搬智育的模式,不能用单一的知识取代主体人格的追求,无视人的情感和态度。

其次,辅导员要主动浸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浸入生活世界,并不等于浸入事务世界。“生活世界”作为哲学概念由西方现象学家胡塞尔率先提出。倪梁康先生对此进一步诠释为生活世界是“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是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1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与人的活动和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具有同构性。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之所在,是人的觉悟和品德生成之所在。一切会与学生发生关系的对象,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既源自于学校主流教育,同时受到社会、家庭的深刻影响,多种力量既有契合之处,也会有矛盾、冲突,学生所接受到的思想立场、意识形态,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因素,有时候比主阵地、主渠道的教育影响力更大,如若视之不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应当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可以调动、整合的各类校内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国情、走进社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直观、感性、有效。

再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当前,网络时代提供了来源纷繁复杂、参差不齐、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各种价值观念、文化思潮激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有效回答、关照现实问题,直抵学生心灵,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随着人们创新、改革意识的不断增强,个体逐渐以其真实的体验、感受、经验去构建和理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很大一部分因素正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认同,没有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与自己认知的“真实生活经历”相悖。在工作中,辅导员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紧密联系,注意挖掘、整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实例。辅导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与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有效契合起来;要具备回应解读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客观地、辩证地、历史地看待问题;要成为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及时总结、分析、反馈与学生相处、交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更加高效运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辅导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要通过把握管理与教育的关系,确证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通过把握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使辅导员能够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把握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通过把握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实现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应有价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要通过整合各要素关系,把握工作规律,对青年学生产生工作影响,达成教育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简介:王璐(1986—),女,江西新余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双传学(1967—),男,江苏仪征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璐 双传学  来源: 《江苏高教》2018年第02期

 

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及其培养途径探析

 

 

摘要: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的基本特征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突出主动性和双向互动的本质特征,强调对情绪情感的关注和疏通,工作场景和方法更为灵活。培养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应构建服务性学习训练模式,实施指导人计划,推进分类管理。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情绪情感,服务性学习训练模式,分类管理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发展,体现了新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动向。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其心理疏导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不仅关乎辅导员队伍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更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实效的整体提升。系统分析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索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内涵及相关特征,并形成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力培养思路及途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重要性

1.大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提出的新任务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自我发展需求旺盛,注重个人成就。传统的灌输、说教、强制等教育方式难以发挥教育实效,反而容易造成压而不服、逆反情绪蔓延等被动局面,不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相较于强制、说教等方式,以摆事实、讲道理为特征的说理教育方法对于帮助大学生达成理性认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因其在情感、个性、情景等综合因素上的有限关注,常常使得辅导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对大学生的影响深度也较为有限,大学生常出现知行相矛盾和知心难合一的问题。因此,在大学生主体性特征更加明显的新时期,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诉求,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困惑和实际问题,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导向。

2.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它们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生存选择,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多样化的人生选择,让他们面临着高压力和高冲突。近年来,高校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诸如“微笑自杀”“空心症”“成人模样孩子心”等新趋势日益凸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也是制约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要素之一。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3.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断丰富形成的新趋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大学生身处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过往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阶段多元文化交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这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4号令)中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作出具体规定:“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以上文件和举措虽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具体表述不一,但都属于心理疏导的范畴,折射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向转向双向、从认知深入人格、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发展趋向。

4.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数量相较十年前有了大幅增长,但整体上仍存在专业来源繁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数不足10%,多数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教育辅导工作时,多采用经验性方式,科学化水平和教育实效性有待提升。针对这一状况,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都加大了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也陆续推出了多种层次、多种渠道的职后教育培训计划,但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在培训之后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培训过程与实践操作存在跨度,工作中难以进行实践提升,遇到具体困难容易阻滞,难以持续学习和提升专业能力。因此,探索有效的方式,提升包括心理疏导能力在内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是一段时期内高校辅导员队伍仍将面对的具体问题和现实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内涵及心理疏导工作的基本特征

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是指辅导员针对大学生个体或群体,能够有效疏通其心理和思想上的问题、困惑和矛盾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应包含倾听能力、共情能力、情绪情感疏导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收集与观察能力、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资源应用能力、价值和品行的影响示范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践行“以人文本”的精神内核

心理疏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发展,更加强调从大学生出发,切实尊重大学生的需要,肯定大学生的价值,关注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化解心理冲突。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并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心理疏导在践行“以人为本”精神内核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和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疏通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个人成长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大学生形成解决问题、预防危机,朝向积极健康的人生状态发展,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

2.突出主动性和双向互动的本质特征

辅导员所开展的心理疏导工作不是单项灌输或说服,而是以主动性为特征的双向互动过程。主动性表现为辅导员在工作中需主动关注和持续追踪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积极了解大学生的情绪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发生的潜在心理危机或思想矛盾给予预防和疏导,防患于未然。相比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师被动等待来访者上门求助的方式,心理疏导更强调主动出击、积极引导的特征。此外,心理疏导本质上就是要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并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但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心理疏导更加强调双向互动。这个双向中包含疏导者和疏导对象两个要素,除了厘清事情或道理的内在逻辑外,同时关注疏导对象的成长背景、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实现两要素的双向沟通。

3.强调对情绪情感的关注和疏通

情绪情感是心理疏导的核心话题,在此过程中需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情绪与情感状态,将情绪情感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分析和观察,作为问题加以解决,不单纯依靠改变认知、强化意志的手段,利用倾听、共情、宣泄、角色扮演、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技术和理念,疏通大学生在心理状态、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消极情绪,使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得到释放和宣泄。在心理疏导中,心理疏导者能够提供积极的情感力量,使疏导对象感到温暖和被支持,进而激发其内部力量克服和战胜困难。同时,心理疏导重视激发疏导对象的体验与领悟,并最终外化为个体的行动,促进心灵的成长。有效的心理疏导可实现架设理论和实践、认知和行动连通桥梁的重要功能。

4.工作场景和方法更为灵活

相比严格、规范的心理咨询流程,心理疏导在时空上的限制更为松散,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一切与大学生互动联系的机会开展心理疏导。也不局限于咨询室的单一空间,可利用任何安全且便利的空间。同样,心理疏导的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心理疏导不仅可以采用心理咨询谈话的直接方式进行辅导,还可以采用间接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改善大学生所处的大环境,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开拓大学生视野等开展心理疏导。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培养的途径

1.构建服务性学习训练模式,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时要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困扰,不仅需要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得到实践操作的系统训练。目前,围绕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的培训多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缺少实践操作训练,所学知识和技能往往难以被应用到现实工作中。借鉴服务性学习的理念对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培训体系具有较大的启示。

服务性学习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服务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其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对所学内容的积极反思。服务性学习具有互惠性与反思性两大突出特征。互惠性体现在学习者与被服务者双方的互惠,即双方共同分享服务学习的成果,共同受益。反思性是指从实践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并将反思结果反作用于学习与实践当中,促进学习。

具有服务性学习特征的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训练应具备学习和服务两个平台。学习平台可包含传统模式中的各类系统课程、专家讲座和学术交流,服务平台可借助现行工作体系中的深度辅导、学业辅导、就业辅导、心理辅导等平台。要实现服务和学习相连、相通,进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其关键就在于建立学习和服务之间的链接,使学习的内容和具体的服务实践在一定的规划体系和实施方案下加以开展,形成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提升训练手册与指南,明确规范理论学习与实践内容在时间和任务两方面的协同方案。这一目标通过短期或阶段性的培训项目或课程难以达成,需要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疏导能力训练平台和体系,打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研讨反思之间的通道,提升训练实效。

2.实施指导人计划,形成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传授平台

指导人计划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以“对子”式的人际互动关系为出发点,由经验丰富、更具权威、职务更高的组织成员担任指导者,为经验更浅甚至刚刚开启职业生涯或加入组织的新人提供专业指导和人文关怀。大量研究显示,指导人计划对于提升组织效率,促进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双方的发展均有积极作用1〕

借鉴指导人计划的有关做法,将其应用于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具有积极的价值。首先,开展心理疏导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基本的职前专业基础,更需在职后进行相关能力的系统锻炼和提升。实施指导人计划为高校辅导员尤其是新入职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本保障。其次,指导人与被指导人容易形成更加密切的学习团体,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指导人和被指导人的双向收益,指导人围绕相关领域朝向专家类型发展,被指导人迅速提高专业化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再者,心理疏导具有助人工作的普遍特征,是一项情感付出型任务。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补给、良好的组织氛围以及有效的人际支持是避免情感付出型工作出现职业枯竭的有利保障,而基于人际互动的指导人计划能够形成有利的支撑。

基于指导人计划建立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传授体系,要分层次开展指导。此外,要形成梯度化的指导团队,团队内部形成层层指导关系,并设定和限制团队的规模,保障每一个指导团队内部进行深入、细致的互动。同时,要形成相应的配套保障和组织机制,对指导人的相关工作绩效加以保障与奖励。

3.推进分类管理,夯实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的专业根基

心理疏导是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和心理上淤塞的问题和困惑,涉及大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规范、心理和谐、情绪健康、人生信仰、价值选择等多方面的问题,问题覆盖面广,关联学科专业知识多,学科领域跨度大。而且,近年来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多元、深入的新特点,开展心理疏导如果离开对相关领域基础理论的深入了解,离开对相关问题的持续深入研究,往往容易使疏导停留在表面,难以从深层次解决大学生的问题,教育实效也大打折扣。同时,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核心主体的高校辅导员,其自身也面临着专业来源多样且素质参差不齐、兼职事务繁多且任务压力较大、研究深度较浅且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推进分类管理模式是突破当前现实瓶颈的可行路径,其有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为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提升提供稳定的专业根基2〕

管理实践中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大学生事务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组织及骨干培养等类别,形成辅导员分类管理、分类发展的新模式。高校辅导员在入职时要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高校辅导员职后的专业能力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统筹纳入分类发展团队统一管理和推动。在分类团队内部,高校辅导员之间要进行深入的专业研讨、切磋,并围绕相关专业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服务指导实践。以此管理模式为依托,可提升心理疏导工作的水平和层次,巩固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的专业基础,逐渐培养出某一领域内的辅导员专家和名师。

作者简介:1.王晓艳(1964—),女,内蒙古赤峰人,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等研究;2.周霞(1980—),女,云南普洱人,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工作办公室科长、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等研究。

 

作者: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王晓艳 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工作办公室 周霞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