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生成机理及路径

发布时间:2018-01-25

1.供给侧改革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生成机理及路径

2.基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3.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成慕课发展核心因素

 

  供给侧改革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生成机理及路径

 

摘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面临“供给错位”“供给缺位”“供给越位”等现实挑战。从外部建设主体对新常态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的要素配置进行分析,提出两种专业建设的生成模式,“供给驱动模式”强调在专业建设中政府是主导者、职业院校是执行者、学生和社会是需求者;“需求驱动模式”强调在专业建设中社会作为主导方,职业院校作为建设方,学生作为学习方,政府作为咨询方。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应加强制定行动计划、优化供给结构、加强资源配置、提升内涵质量、拓宽覆盖领域等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素配置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经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其核心要旨是实现“供给和需求相匹配”[1],注重提升供给侧一方的有效供给、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供给侧一方是指作为专业建设主体的职业院校;需求侧一方是指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产品有需求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社会需求是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等对专业建设产出的人才、技术、服务等的需求,个体需求是指学生个体、学生家长等对学生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强烈愿望。新常态下,我国职业院校正在进行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中职示范校建设等项目所依托的载体都是专业,如何建设优质的专业或专业群,成为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改革”核心概念的提出,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职业院校应从供给侧一方审视专业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明晰专业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及配置,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专业建设路径。

一、供给侧改革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的数量、规模、类别等都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专业开设的门类更加齐全。但是,规模、数量、类别的“大而全”并不能掩盖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突出表现为专业建设类别“重量轻质”导致“供给错位”,专业建设结构“头足倒置”导致“供给缺位”,专业建设资源“参差不齐”导致“供给越位”等三方面问题。

(一)专业建设类别“重量轻质”导致“供给错位”

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设置应“先量后质”,其认为一定数量专业的存在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础,没有规模较大的专业设置,职业院校办学及其发展便无从谈起,这种观点对新设立的职业院校有一定的适用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专业设置应“先质后量”,其认为“质量”是专业建设追求的永恒目标,在专业建设的起始阶段就应重视质量建设,专业设置数量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循序渐进、逐步进行,这种观点对已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启迪性。第三种观点认为,专业设置应“量质并重”,其认为数量和质量是专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应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平衡态势,片面侧重于任何一方,都将影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观点对兼并、合并、重组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当前,各职业院校对专业设置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利益关系都“心知肚明”,但是真正做到“量质并重”这一完满状态的职业院校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知识更新快、技术变革快等外在因素,以及职业院校的生源竞争、师资竞争等内在因素的存在,使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出现了“重量轻质”的“供给错位”问题,直接导致了专业数量的急剧增长,供大于求。

(二)专业建设结构的“头足倒置”导致“供给缺位”

专业建设结构失衡是困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问题,决定着培养人才的“品种”和专业本身的发展[2]。一是专业结构重复度高,主要是专业设置缺乏办学基础和办学特色,部分职业院校以好生源、好就业为导向,侧重热点专业设置,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是造成现今社会出现就业难、业难就和难就业问题的源头之一。二是专业结构重细化轻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职业分工精细化,专业建设也随之越来越精细化,造成职业院校片面追求对学生具体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忽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能力的片面化,不利于人才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流动,也跟不上技术变革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三是专业结构缺乏前瞻性,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大趋势,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应成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但是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基本上都是固守传统,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变化的需要。四是专业建设结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专业布点不均衡,比如不同类别职业院校在相同专业布点上的重合现象,造成专业布点设置供大于求,脱离了社会需求对专业布点的基本要求。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出现重复设置、过度培养、固守传统等结构性问题,容易导致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出现“头足倒置”现象,造成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供给缺位”。

(三)专业建设资源的“参差不齐”导致“供给越位”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资源包括生源、师资、课程、设备、企业等,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条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本身是分层次性的[3],但由于地域、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不同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同一所职业院校内部不同专业建设之间的资源分配也“参差不齐”。一是生源参差不齐。有的职业院校由于专业品牌好,生源往往超过招生计划,而对于专业品牌一般或较差的职业院校,会出现招生不足甚或无人问津的现象,这直接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专业建设的质量。二是师资参差不齐。受制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经费、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往往能够投入较大的财力、给予较好的待遇、创设良好的氛围,引进高水平师资;反之对于一些条件差的职业院校,则没有较为优厚的条件引进。三是课程参差不齐。受制于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实训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实力强的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中,能够依据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四是实训设备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设备的数量是否充足、种类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过时、操作是否合规等方面。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把实训设备作为办学的基础,设备不足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仍然严重缺乏必要的实训设备,导致培养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五是校企合作参差不齐。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特色,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开发、专业实践教学等,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受限于当地企业对职业院校办学的热度不高,或者片面追求校企合作数量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总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资源的生源、师资、课程、设备、企业等任何一方缺失,或者某一资源内部分配不均,都将造成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资源的“供给越位”,使专业建设资源过于集中,导致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二、供给侧改革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要素配置

要素配置是指将涉及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使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提高其建设成效。供给驱动与需求驱动专业建设,是指职业院校依据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所提供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开设与调整的过程[4]。一般来说,建立在供给侧改革基础上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要素配置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供给驱动模式,另一种是需求驱动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一)基于供给驱动模式下的专业建设要素配置模式

供给驱动模式是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各要素主体按照一定的指令和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充分调动各种类型的资源,实现专业建设的过程。供给驱动模式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一定的强制性,主要体现为政府在专业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职业院校扮演执行者的角色,而学生和社会只是专业建设的需求者。在基于供给驱动模式下的要素配置模式中,各要素主体所承担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都是单向的。其中,政府作为政策、计划和方案的制定者,在各类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职业院校作为办学主体,在该模式中处于中心位置,承担着根据政府的指令和要求,进行专业设置和实施,根据专业建设规模的需要招收学生,并依据专业建设方案的要求培养学生并输送到社会;学生作为专业建设的学习主体,根据政府行政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之后,走向社会就业岗位;专业是供给驱动模式中各要素主体的实施对象和衔接纽带,政府、职业院校通过一系列计划、制度和方案实施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直接作用于学生和社会,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供给需求。

基于供给驱动模式下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素的配置模式,强调以政府为中心的供给驱动,忽视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或职业院校办学的起始阶段,具有执行力强、效率高、效果显著等优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匹配的矛盾逐步凸显。因此,在供给驱动模式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素的配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注意要素配置的时效性。各要素在专业建设的哪个阶段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专业建设的供给方应作出相关规定,使各要素主体都能在适宜的阶段发挥最优的效果。其次,注意要素配置的有效性。确保各要素主体的活动行之有效,必须强化专业建设要素配置的有效性。在职业院校办学的起始阶段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能够保障专业建设各项计划、制度和方案的顺利实施。比如,一旦出现供给大于需求,就必须马上转换学生或社会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以确保其有效性。第三,注意要素配置的能动性。专业建设各要素主体缺一不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要素主体的能动性,调动彼此之间的能动作用,才能实现专业建设的最优化。最后,注意要素配置的协调性。由于各要素主体缺一不可,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要注意各要素主体资源的平衡性、协调性和适应性。 

(二)基于需求驱动模式下的专业建设要素配置模式

需求驱动模式是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各要素主体以社会需求为主导,遵循专业建设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各要素主体的能动作用,完成专业建设的过程。需求驱动模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主要体现为社会在专业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职业院校作为专业建设的主体,根据社会需求能动作用于专业建设,政府在其中起到咨询、建议和引领的作用。在基于需求驱动模式下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素配置模式中,各要素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专业建设。其中,社会作为专业建设的需求方,承担着专业建设供给方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体地讲,就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数量、人才培养的数量、课程设置的数量等都需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而专业建设作为主体,处于该模式的中心位置,承担着汇集各要素主体的优势资源,提高自身对各要素主体的适应性,以达到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目的;学生作为专业学习的主体,主要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自身发展的需求等对职业院校和专业作出有效选择,并要具有胜任专业学习所需的能力要求;职业院校作为专业建设的实施者,主要是根据各要素主体的需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实施专业建设。

尽管需求驱动模式目前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主导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会出现专业建设的执行力不强、信息区分难度大、成效显现周期长等缺点,在经济社会和职业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选择需求驱动模式,能够较好解决专业设置数量过多、专业人才培养过剩、专业资源分配不均等突出问题。一般来说,在需求驱动模式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素的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最优化原则。由于各要素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寻找各要素主体结合的有效方法,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二是共享性原则。各要素主体在专业建设中,共享彼此的资源和信息,使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有的放矢。三是动态性原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技术不断变革、知识不断更新,要求专业建设各要素主体必须不断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四是可预测性原则。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其建设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持久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各要素主体的配置必须具有可预测性和一定的客观规律依循。

三、供给侧改革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

新常态下,面对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院校如何确保培养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重点要在人力资源的供给方进行改革。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性工程,采取传统单一的专业建设路径,可能会造成职业院校供给方和社会需求方的脱节,选择的路径必须具有“导向性、综合性和完整性”[5],体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供给的有效性、结构的合理性、资源的优化性、过程的内涵性、结果的开放性等特点。

(一)制定行动计划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演化过程中,制度扮演着重要角色[6]。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从制度上确保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确保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性。一般来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应由各相关利益主体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共同参与完成。一个完整有效的行动计划应该包括如下方面:第一,确定行动的目标。明确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应坚持面向社会需求的目标导向,充分发挥社会需求在专业建设目标中的主体作用,以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为行动目标,确定各个具体目标。第二,厘定行动的内容。根据确定的行动目标,进一步厘定各个具体目标需要行动的内容,并确保厘定的内容能够顺利实施。第三,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根据要达成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策略,能够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第四,有效付诸行动。将计划付诸行动并保证行动的有效性,这是一个行动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行动过程中,确保专业建设各个要素的完整性和实施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沟通,保证行动计划的顺利完成。第五,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当一个行动计划实施完成后,必须对行动计划进行科学的评价,对各个目标和内容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对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反馈,以确保行动计划的持续性。

(二)优化供给结构

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对制约和影响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师资、课程、设备等进行调整、改革和淘汰,以达到激活专业建设各个要素活力,实现各个要素和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的目的。优化供给结构可以采用变革、整合、重组、淘汰和新建五种方式进行:变革是指对影响和制约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的各个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使之符合专业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整合是指将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有效的衔接,实现各个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的各个要素形成一个建设质量最优化的有机整体;重组是指对涉及专业建设的各个要素主体和对象进行合理的描述、分类和调整,按照一定的结构重新整合,增强专业建设各要素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专业建设的成效;淘汰是指对那些严重阻碍和制约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思想、理念、主体、资源等,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给予替换和淘汰;新建是指按照社会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严格遵循相关标准,重新开设新的专业,组织专业建设的各个要素主体,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

(三)加强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充足的资源保障、合理的资源配置等是实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专业建设资源的配置分为外部资源配置和内部资源配置两种类型。外部资源配置是指由政府、职业院校、学生、行业企业等组成的建设主体,如何把这些资源凝聚在一起,发挥各建设主体的能动作用,并且能够凸显各建设主体的利益,是外部资源配置的关键。这就需要作为专业建设主导方的职业院校充分调动各建设主体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分配各建设主体在专业建设中的位置,使之能在关键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凸显各建设主体的价值,使外部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内部资源配置是指由师资、课程、设备、实训基地等组成的建设要素,它是专业建设的对象。由于不同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资源和同一职业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建设资源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专业建设的成效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内部资源配置,具体可以加大对专业建设资源匮乏主体的支持,使不同职业院校或不同专业之间的资源配置达到一定的平衡,从根本上保障专业建设成效的最大化。

(四)提升内涵质量

改变传统专业建设注重实训、设备、场地等外延建设的做法,提升专业建设的内涵质量。首先,制定面向市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终极目的,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专业建设的质量水平。因此,职业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由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专业教师、相关专家等共同参与制定。其次,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职或兼职的形式,引进企业行业的能工巧匠担任专业教师;培养专业青年教师,并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使其成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优化专业教师的结构配置,集中精力培养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学名师,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专业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再次,开发基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需要的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满足工作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基本生活、职业生涯发展、个人价值追求等方面的需要,这就需要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合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最后,加强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反馈。主要是对专业教学的质量进行实时跟踪,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予以指导和纠正。

(五)拓宽覆盖领域

拓宽专业建设覆盖领域是指供给方根据需求方的实际需求,在专业建设的数量、专业建设的质量、专业建设的服务面向等方面,根据自身的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调整服务面向,从而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达到最优化配置的目标,其核心是需求方主导供给方,供给方根据自身条件作出适应性调整。因此,专业建设不仅只由职业院校主导,而且还必须由市场主导。在这里职业院校是“供给方”,是人力和技术的提供者;社会是“需求方”,是人力和技术的接受者。拓宽专业建设的覆盖领域,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拓宽专业布点,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和布局,调整专业布点,使其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二是拓宽专业课程内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工作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具备认知、情感、学习、交往等生活和终身学习技能,这就需要丰富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拓宽专业建设服务的对象,专业建设不仅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功能,还承担着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的功能。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忠昌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5期

 

基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摘要:我国经济逐渐由工业主导型转变为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势在必行。为了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近几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我国也在逐步开展经济放缓工作,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文章主要就经济转型下高校创新创业问题做简要探讨,以供相关人士探讨。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就业人士来说,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无疑是有更大的创新创业潜力和创新创业的,为了给大学生提提供更好更多的创业环境,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推动我国相关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就要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扶助政策。同时,创新创业的主体虽然是在校的大学生,但不可忽视他身边的学校、老师的力量,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针对的目标不仅是学生,还应该是当地政府、学校以及学校的相关教师,只有创新创业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一起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发展。教师、学校、企业、政府都要与时俱进的学习,将知识升华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力,才能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1 经济转型升级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要想完成21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要克服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空前发展的“后遗症”,实现经济的经济升级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其中涉及理念、企业发展的模式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八大的召开明确的指出,创新式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关键所在,经济转型升级能否取得较好的成果就在于创新战略的实现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说,经济转型需要技术做支撑,也就意味着技术的进步,只有加强自主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新理念、新路径,将新理论、新技术、新体制三者相结合,才能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创新战略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做支撑,这也就要求各大高校加强对高校学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动他们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高校的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人才,也需要进一步地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意识到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一理念代入课堂。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战略需要一定的技术理论创新做基础,只有通过进一步地学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国外其他已成功完成经济转型的国家的分析,我们知道开拓一门新的理论并实践应用理论要远多于体力劳动,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社会劳动结构的需要相应地变化,对于目前的高校来说,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创新教最早是由熊彼得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他对创新的理解是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相结合引入到生产关系中就可以成为创新。创新教育根源于美国政府和教育界以适应国防的需求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创新教育不应当被狭隘地定义,本文认为创新教育不仅体现在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在于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注入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冒险精神等品质。同时,新时代的创新创业者一般来说不会是独创,需要有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创业阶段需要各种工作技能和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只有这些条件大致具备,创业成功实现才有可能,这是时代对高校学子的要求,也是对高校的创新教育的要求。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毕业总人数达727万人,就业压力巨大,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就创新创业工作的通知》,这一通知明确地指出,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学的质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高质量地结合,培养与企业对口的高校人才,是解决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在于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最大可能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总的来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国家对高校进行号召,高校对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意识的渲染还有待加强。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创新是我国企业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同时,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其提供大量人才的高校也应当做出适当的转变和调整,让学校教育与企业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匹配。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主要有观念的认同和接收的缺乏、政策环境制度尚不完善、高校的实践活动与教学的目的脱节以及教育模式、相关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障碍

1)社会认同和接受创新创业观念程度较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高校学子读书的目的在于寻求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古人云“学而优则仕”说的就是这个观念。整个社会没有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有父母认为孩子创新创业实在胡闹,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瞎折腾。整体来说,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是将创业视为就业的一种方式,或者是锻炼学生经商的一种方式。社会对于创业的错误定位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出现问题,成为创新创业的教育实施的障碍。

2)政府外界的扶持力度和执行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政府的注意,国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解决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够不仅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更能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对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以缓解高校学生就业严峻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增加学生毕业后在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实施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资金,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就仅仅是走个形式,没有什么实质的效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同时,学生创新创业资金借贷问题不明确,致使学生纵然有心创业,但因资金问题显得有心无力。

3)课程体系不健全。由于是我国的创新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大多数高校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高校将这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学生自然而然就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创新创业的内容和本质目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无从说起。同时,大多数的课程内容各个专业都类似,没有实际的针对性。

4 基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加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校学子。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将创新、创业和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结合,通过新的符合学生专业本身的教育模式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各项创新创业所需要优良心理品质,并通过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的行为。高校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基础的学习,在学习之中潜在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基本素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得到锻炼,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再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展开,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创新创业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实践,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相挂钩,创新创业教育才有现实意义。学校和政府应该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加强实践活动,力求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政府和高校应该在不同的方面提供相应的辅助政策,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企业来招聘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其在假期的工作岗位,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面向高校招聘。

5 结论

经济转型的成功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能力,而人才的培养又在于高校的培养模式。高校、学生、经济转型升级三者相互牵连。就目前来说,我国社会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不深刻,国家应当加大力度,宣传创业创新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作者: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张轲  来源: 《中国市场》2017年第34期

 

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成慕课发展核心因素

 

    “慕课的兴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引导学生悟道、求业、受惑转变。”1月16日在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在线开放课程论坛上,浙江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陆国栋的观点触发了很多参会者的思考。

 

  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守仁也认为,虽然慕课的发展需要经费的投入、技术的呈现、机制政策的配套以实现其多种功能和效果,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最核心的还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慕课并不代表教师就没事可做了,恰恰相反,教师在慕课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王守仁说。

 

  据教育部统计显示,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余门慕课线上课程平台,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课程。

 

  一直致力于相关工作的北京大学慕课工作组组长李晓明将这些成果归因于在线教育勃兴、高等教育公平质量诉求、教育部门的鼎力支持以及各方共同参与的热情。天时地利政通人和的共同作用之中,教师的热情参与和奉献十分关键。

 

  “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思考课程开发、学习评价和教学方法改革。”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的爱课程网经过6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后,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宋永刚意识到,解决教师教学研究中技术缺乏的难题,弥补教师发展研究的理论缺失,实现教师专业与信息素养的同步提升,对下一步慕课质量建设非常重要。

 

  宋永刚说,爱课程网将组织教育教学专家、信息技术专家以及数据研究专家,与教师们一道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模式研究和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方法研究以及教学大数据支撑教学等研究。

 

 

作者: 柴葳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