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四大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22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四大哲学思考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四大哲学思考

摘要:中国高校当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回应经济社会转型的一种改革措施,也是改变高校传统知识生产的一种基本方式,进而实现大学教育的跨越发展。要想完成这一改革与转型的使命,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进行哲学反思,需要做“四个结合”,即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结合,与培养“人”结合,与理性教育结合,与审美教育结合。只有这样,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保持其应有社会责任与大学精神,才能保持其不陷入职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彰显高等教育的真正使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哲学思考,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理性教育,审美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发展与研究”(编号:16FDJ011)】

在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追问: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改革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大学育人、启智的双重使命?为此,必须对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做出哲学反思,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大学的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相结合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知识生产、知识实践为基础,脱离大学本身的知识生产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然而,大学中的知识生产与实践是建立在高校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即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生产体系与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之间是有逻辑递进关系的。故此,任何高校通过改变现行教育方式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客观上总会对其本身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建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从哲学意义上看,任何知识都是由个体社会经验上升到群体社会经验而达成共识的一种积累。可见,知识的类型是与社会实践经验类型相对应的。而社会实践经验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哲学上的三类,即物质世界的实践经验、人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组织的实践经验。如此,知识类型也可以对应分为三类,即数理知识、伦理知识、社会知识,这三类知识分别对应技术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三种知识生产体系[1]

通常来说,技术科学依托科学原理来推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知,与社会产业结构紧密对应;人文科学是人的伦理、价值观念的知识源泉,是丰富人的心理与道德生活的科学,与文化产业相对应;社会科学则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如大学等。在理想状态下,上述的知识类型与科学体系、社会产业部门之间是良性互动的,三者的互动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推动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今日之大学是知识生产的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社会中各个产业部门或社会组织同样也是知识生产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与社会产业部门、社会组织在功能上是一样的,如此就为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如果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会失去高校本身应有的道德和文化责任[2]。其实不然,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为高校更好地承担道德、社会、文化责任。为此,需要对高校的知识生产重新定位,大学的道德、文化和社会责任是一种充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变革和实践需要高校的智力支持,需要高校发挥一种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责任。特别是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道德、文化和社会责任更重,应该充当整个社会、文化、道德责任的引领者,保持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今日之大学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需要重新认知和设计高校课程体系导向以及学科专业框架。任何高校的发展均是在学科、专业两个领域之间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要求高校重新调整学科设置,开放各个专业之间的学科壁垒与固定边界,使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围绕大学应有的知识生产体系进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需求,保持学科、专业融合协调的状态。同时,高校在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保持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必须建立在专业教育与专业能力发展基础上,而不是单纯地为创业而创业,创新创业不能脱离自身的专业。如果纯粹在物质意义上创新创业不需要大学来引导,这样的创新创业只能是推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恶化,与大学精神发展相悖。因此,中国大学当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守大学的精神、知识生产体系和大学本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唯其如此,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相融合。

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大学对“人”的培养相结合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深厚修养的人,在保持深厚修养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训练和科学训练使学生获得专业上的发展。因此,获得修养在大学里一般被称为通识教育,获得科学训练一般被称为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分工相对应,能够对应社会中的一个岗位或一个领域,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后获得一份职业,进而实现其职业、能力上的价值。故此,专业教育是为学生职业生涯而准备的,可见,专业教育也有职业教育的属性,甚至可以称为“培养高级人才的职业教育”。任何高校必须面对这三种教育关系,谨慎处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三种属性。社会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基础上的,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组织,这样的定位是无可厚非的。

职业性不仅是现代大学的分工,即便是在中世纪最古老的大学中,其专业分为四个学科:神学、文学、医学和法学,这也是基于一种职业性的专业划分。有学者对此评论:当前中国大学中的大部分学生,其首要任务就是通过选定某个专业,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3]。这样的说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在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和物质主义的诱惑下,大学教育的人文性、专业性日渐向职业性靠拢,高等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高级职业教育,学生也是为了谋求一份职业而学习。当学生、家长或国家以职业性来评判高等教育成功标准的时候,学生的就业率自然就会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于是,通识教育的人文性、专业教育的专业性自然就会被削弱,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乏人文修养,也缺乏专业水准。

早在一百多年前,尼采就对德国大学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进行大肆批判,认为缺乏人文性、专业性的高等教育不能称其为大学[4]。无疑,尼采的批判给中国高校兴办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个重要的警醒,即如何处理好大学教育人文性、专业性与职业性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只能是一种教育手段或方式,大学教育必须确立以“人”的培养为中心任务。没有对“人”的综合培养,单纯地为创新创业而进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就会陷入职业教育的泥潭中,导致大学成为低层次的技能训练场所,与大学的精神和宗旨相背离,造成技术、知识与文化的割裂[5]

为了避免创新创业教育落入低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直面教育的实质,塑造学生的精神,培育学生完整的人格。第一,就政府层面而言,抛弃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工具性认识,着眼于创新创业与民族精神传承,倡导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育民族精英与综合人才;第二,从经济层面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超越狭隘的职业主义导向,致力于高素质的人文精神与创新创业结合;第三,从文化意义上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超出功利主义的文化情境,以社会文化为场域,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创新能力作为主线,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带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形式。避免学生落入职业主义、功利主义的窠臼中,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散发出人文价值与理想主义气质。

三、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大学的理性教育相结合

教育是最高的哲学,是减少人类分歧的哲学[6]。大学是关于真理讨论的场所,是关于人的本质与理性激辩的地方,对人的理性、形象、历史等问题可以提出各种不同意见,在真理的标准下展开公平的交流。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手段与形式,这种教育手段必须置于理性教育之下,需要对“人的本质是什么”进行回答和探讨。

从现实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科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人类生存的方式,将“人”作为一种工具对待。故此,对人的理性教育和真理讨论,实际上就是要追问人在科技时代或者说在科技构建的世界上,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如何发挥自身的价值。

社会存在或物质决定人的意识,现代人类的意识已经为科技以及科技所物化的工具支配。科技在改变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甚至在改变人类的想法。科技同样改变着人类的文化,并在文化中取得主导性地位,但无论如何,这种科技文化仍是人类文化体系的一部分,需要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规范模式。如果人类整体文化不能对科技文化进行支配,科技最终就会异化人类的存在以及人类的意识,正如有学者表达的“科技戕害人心”。故此,对人的理性讨论与教育是个根本问题,人与科技相比应处于主导地位,科技以及科技的物化主体应处于附属地位。从这个意义上看,科技的最大价值是其工具价值,人类可以用理性来澄明这种工具价值的意义,扩展人类的意识本质。通过人的理性来主宰科技,而不是科技对人类理性的支配。

科技发展对人类形成支配地位,大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对科技发展的共享源于18世纪,欧洲大学将科学引入教育的课堂,此后,大学以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式及科学研究优势促进了人类科技繁荣。大学推动科技的发展进步,给人类发展带来了福利,同时大学也承担了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异化与灾难。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之地,在培育人理性精神的同时,需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反思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理性带来的异化问题,用批判的精神去反思科技发展本身的局限性问题。

从大学的实质意义上看,大学应该是阐释人类本质、人类价值、人的是非善恶标准及人在宇宙中位置的场所,是人对真理追求与理性讨论的地方。故此,大学对人类的理性教育应该超越科技的限制,超越社会工商业发展的限制,在教育场域开展自由的人类理性的讨论[7]。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中,不能让创新创业活动遮蔽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是个永恒的问题,与人类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人类理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大学对学生开展的理性教育,乃是激发学生对人类发展命运之关切,对人类未来的一份理解。

从这个意义说,任何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思考科技发展带给人类之生存困境,以及这种科技造成的工具性给人类心理造成的“戕害”,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启发。只有这样,创新创业教育才会保持在理性主义的轨道上,才能引领人类走向理性之路,而不为科技发展所工具化。

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大学的审美教育相结合

前面三个哲学思考,确立知识生产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对“人”的培养确立创新创业的宗旨,理性教育彰显了创新创业的价值。而与审美教育的结合,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关怀。之所以如此,乃是知识与知识教育的本质应该具备美的特征。毕竟,任何的知识个体实践活动是与人的经验、理性、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如文字、图画等,这些精练出来的人类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人类审美的结果。

很难想象,人类对文字的发明创造不是审美的结果,如果没有这样审美的情趣,文字除了表达作用之外,还有什么意义?故此,人类的实践活动造就了知识的产生,确立了对人类所遇到问题的一种符号化或类型化的表达,保持了知识的普遍性与逻辑性,符合人类最终的思维与思考方式。人类通过知识生产既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也解决人类自身的难题,这肯定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充实感,这种愉悦感与充实感就是美。如此,知识及知识生产本身就是美,是一种审美过程,而且具有审美性。甚至可以说,知识教育在广义上就是一种审美教育。

按照不同的知识生产类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而大学教育就是将这些不同知识类型融合在一起,为人类提供一种学习的综合之美,通过审美来启迪真理。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是科学研究、理性教育、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一体化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知识之美,在知识学习中保持审美的情趣与激情,完善学生的人格,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由此来看,审美教育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美感教育,而是关涉到人的生存及诗意存在的一种终极关怀。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不能让学生拘束在书本中以及符号化的世界里,而应该走出理论的束缚,保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传统的大学教育一般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来检验实践,由此割裂知识生产、实践经验与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从而会诱导学生用理论裁剪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矮化学生对实践的全面认知。因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直面社会真实、客观的现实与情境,以社会固有的逻辑为起点,从科技、人文、组织的维度,将知识、实践与审美结合起来,用审美的视角来审视实践与知识的关系,将审美的意识与态度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形成一种带有人文终极关怀的创新创业教育[8]。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避免陷入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沼中,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塑造“人”的教育,成为一种真理讨论的教育。

作者简介:王宁,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学工办主任,工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王宁  来源: 《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01期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的核心素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高职教师在职业素质、科研素质和信息化素质等核心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师,核心素养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JG17EB101)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资源,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第一要素,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及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还缺乏统一的界定,高职教师核心素养及职业能力受到的关注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所以比照社会及行业需求,进一步明晰高职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内涵,建立高职院校教师核心能力建设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核心素养与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比较晚,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从高(中)等专科学校(技校)升级而来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组成人员比较复杂,主要来源是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由从高(中)等专科学校(技校)教师经过成人教育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等方式转型提高成为职教师;第二类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受高职院校创建初期规模迅速扩张的影响,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成为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师资来源;第三类是外聘兼职教师,是由学校根据本校专业教学需要从行业企业聘请的企事业单位高管和能工巧匠,目前这部分教师所占比重较小。受上述高职师资来源影响,我国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仍以传统的学术性教育为主,普遍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宗旨相偏离。高职教师在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职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信息素养缺失的问题。[1]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上

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即使国家颁发了重视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文件,但只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在高职教师的准入标准上,也没有关于实践资格条件及实践教学能力考评的具体规定,导致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仍偏重于传统的学术化教学理念。

(二)职称评定上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导向不够准确,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的评聘标准延续普通高校的评聘体系,这就使高职院校的教师片面强调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发表的层次,教材、专著编写的数量,科研课题的层次及数量,教科研获奖的层级数量,等等,对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高职理论素养、实践性科研素养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等重视程度不够。

(三)目标定位上

高职院校自身没有明确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师资培训方面依然延续普通高校教师的培养模式,从而忽视了高职院校教师基本职业素养、高职理论素养、实践性科研素养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的提升,导致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行业素养、知识更新、组织管理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

(四)教学模式上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在技能教学模式上的“虚拟化”现象,极易导致高职教师脱离企业、脱离职业教育理论前沿、脱离教学科研和实践性的科学研究。这在文科类高职院校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是学校为节约成本而愿意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也存在偷懒的现象,被动使用各类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的各类教学软件。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目前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较多研究,将高职院校教师的核心素养分为学习素养、专业素养、实践素养、职业教育教学素养、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型”科研素养等。上述素养可以归纳为职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信息素养三大类,在“互联网+”背景下,具有核心地位,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师职业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做用。[2]

(一)职业素养

高职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担任高职院校教师所需要的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意识,即从事教师职业所应该具有的意识之外,还要具备行业背景和技术技能及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理念。只有具备了明确的职业教育意识,才能够区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的差别,才能够构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人才标准、质量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才能够在开发课程、选定教学方法、准确评价学生等方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够按照科学方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3]

(二)科研素养

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在具备职业教育教学素养的同时,还要具备从事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改革研究、行业企业一线科研创新研究能力。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素养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学科研能力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习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凭个人习惯进行教学,这类偏重知识传授的经验型做法,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偏重模仿而忽视创新,偏重经验而轻视发展。另一方面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重视科学研究,轻视实用的技术性研究;重视各类纵向课题的研究,而忽略与企业深层次对接和符合市场需求的横向课题的研究。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为了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真正应该具备的满足生产一线需求的实用性科研素质和能力出现缺失。[4]

(三)信息化素养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是指互联网背景下,经过学习教育可以培育提高的获取信息能力、运用信息能力及开发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素养。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1.高职院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率不足

尽管高等职业院校不断加大信息化教学设施配备和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力度,但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的网络资源开发力度还不够。一部分高职院校受信息化建设资金及决策层远见的制约,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特别是网络资源建设,只满足于单纯的互联网接入和简单的信息交流,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的开发还只停留在起步阶段;一部分高职院校,包括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省级示范校,在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校园信息化和实训室建设。这部分学校尽管在设备建设方面达到先进水平,但是在教育信息化水平方面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网络建设和使用水平方面,而不是信息设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率不足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各类专项资金投入的加大,各院校网络建设和使用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多数高校仍然停留在网络实训室建设、实训设备层次的提升,真正用于网络课程的开发、完善、后期使用的费用比例还不够高。高职教师只是学习和使用教学软件系统,尽管国家和各省都在组织各级各类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职业技能大赛培训,但在高职院校内部仍然停留在部分教师参与、为竞赛而竞赛的现象,多数教师主动开发网络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还不够。[5]

三、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与策略

(一)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和途径

1.加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力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这一建设思路,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有关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认证标准”“聘用政策”“政策待遇”“培训政策”“职称评聘政策”等政策体系。各类高职院校要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制度。转变对于双师素质认定简单教条的态度,即以教师资格证和技能证作为双师素质标准的现象,改变教师素质与操作技能简单叠加的认定标准的做法,通过对双师素质内涵的解读和制度的制定,引导广大教师在重视本专业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专业素质,丰富行业经验,做到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2.提高外聘兼职教师质量

高职院校要健全外聘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简便易行,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调控的管理办法,把握企业外聘兼职教师管理主动权。首先要从源头把好选聘关,注重引进优秀人员,重点聘请专业素养比较高、有对应专业的实践经历、工作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第二要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健全常规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统筹指导和管理各专业外聘企业兼职教师。第三要加强教学检查和管理考核。制定符合外聘教师管理需要的管理制度,细化教学任务的安排和聘后的监管流程;加强对外聘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由学校、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加强校内外督导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反馈,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兼职教师对受聘学校的认同度和教育教学水平。[6]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养的途径

1.树立科研责任感

高职院校要加强引导,帮助高职教师应当自觉树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理念。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探索和尝试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是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或者是利用企业实习的机会,开展实用型科学研究。

2.培养敏锐的科研捕捉和判断能力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教学科研的内容和研究方向繁多,对于广大高职教师和职业教育研究人员来说,要在准确把握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重点关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和行业技术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实效性问题。

3.要保持科研方向的一贯性

在开展科研工作初期可以多方向多领域探索,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就要明确研究方向和领域范畴,要按照研究方向和计划,制定具体方案不能随心所欲、广泛涉猎却浅尝则止,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三)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途径

1.树立全新的信息化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院校决策层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理念。高职院校信息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方面是信息化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二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包括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试题库、电子文献及网络课程等;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包括管理组织建设、教师组织建设、技术组织建设。在这三方面当中,第一方面是前提条件,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尊重教师意愿的基础上完成;第二方面即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是基本上以教师为主体完成的,因此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和水平也主要体现在上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所以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要把握信息技术,通过主动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创新培养模式,开展多层次、高质量的教师培训

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是目前提升师资队伍信息化素质和能力的重中之重。在政府层面上,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比例,同时搭建平台,组织各层次、各类别的专业培训;在学校自身层面上,要丰富培训形式,通过教师顶岗实习、教师技能大赛、技师培养工程、校企合作项目、科技研发项目等多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

 

 

作者: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张彤  来源: 《辽宁高职学报》2017年第12期